第174章 魏王,你还是没有明白
关灯
小
中
大
“两汉倾颓,神州陆沉,五胡乱华!其中,尤以鲜卑为甚!慕容氏、拓跋氏……他们入主中原,建立国度,与我汉家王朝,分庭抗礼,南北对峙。
他们甚至一度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
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战争,更是文化的冲击与融合。
时至今日,我大唐臣民之中,又有多少人体内,流着鲜卑人的血液?” 这个问题,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了众人的心上。
包括长孙无忌在内,朝中不少重臣,其祖上,都与鲜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鲜卑之后呢?”李承乾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
“是柔然!其势最盛之时,控扼大漠,‘西则焉耆之地,东则朝鲜之地,北则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隋朝的建立者,文帝杨坚,对其何等忌惮?不得不倾国之力,修筑长城,屯兵边境。
” “可结果呢?” “柔然被我们自己扶持起来的另一个部落——突厥所击败。
而隋朝,也因连年征战,东征高句丽,北拒突厥,国力耗尽,民怨沸腾,最终,二世而亡!” 他一口气,将自秦汉至隋,近千年的北方边患史,以一种极其宏观的视角,串联了起来。
匈奴、鲜卑、柔然、突厥…… 一个个曾经让中原王朝头疼不已、甚至付出亡国代价的名字,从他口中说出。
在这一刻,满朝文武才骇然发现,原来他们此刻面对的突厥问题,根本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这,是一个持续了上千年的……轮回! 李承乾看着众人脸上那震惊、茫然、若有所思的神情,他知道,火候到了。
他用一个极其形象的比喻,做出了总结: “父皇,诸位大人。
北方的万里草原,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
而那些游牧部落,就是这块田地里,不断生长的野草。
” “我们今天费尽心力,拔掉了匈奴这株野草;明天,它又会长出鲜卑;后天,又会长出柔然。
现在,我们倾尽国力,好不容易才击败了东突厥这株最为高大、最为茂盛的野草。
可是,我们能因此就高枕无
他们甚至一度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
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战争,更是文化的冲击与融合。
时至今日,我大唐臣民之中,又有多少人体内,流着鲜卑人的血液?” 这个问题,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了众人的心上。
包括长孙无忌在内,朝中不少重臣,其祖上,都与鲜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鲜卑之后呢?”李承乾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
“是柔然!其势最盛之时,控扼大漠,‘西则焉耆之地,东则朝鲜之地,北则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隋朝的建立者,文帝杨坚,对其何等忌惮?不得不倾国之力,修筑长城,屯兵边境。
” “可结果呢?” “柔然被我们自己扶持起来的另一个部落——突厥所击败。
而隋朝,也因连年征战,东征高句丽,北拒突厥,国力耗尽,民怨沸腾,最终,二世而亡!” 他一口气,将自秦汉至隋,近千年的北方边患史,以一种极其宏观的视角,串联了起来。
匈奴、鲜卑、柔然、突厥…… 一个个曾经让中原王朝头疼不已、甚至付出亡国代价的名字,从他口中说出。
在这一刻,满朝文武才骇然发现,原来他们此刻面对的突厥问题,根本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这,是一个持续了上千年的……轮回! 李承乾看着众人脸上那震惊、茫然、若有所思的神情,他知道,火候到了。
他用一个极其形象的比喻,做出了总结: “父皇,诸位大人。
北方的万里草原,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
而那些游牧部落,就是这块田地里,不断生长的野草。
” “我们今天费尽心力,拔掉了匈奴这株野草;明天,它又会长出鲜卑;后天,又会长出柔然。
现在,我们倾尽国力,好不容易才击败了东突厥这株最为高大、最为茂盛的野草。
可是,我们能因此就高枕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