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太子此策,有大格局,见识深远,深得朕心
关灯
小
中
大
”
龙椅之上,李世民深深地、深深地看着自己的儿子。
那目光,复杂到了极点。
有震撼,有惊艳,有欣慰,但更多的,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共鸣与熟悉感。
一种仿佛从一面尘封已久的镜子中,看到了年轻时自己,那个还是天策上将的李世民的影子! 他想起了当年,玄武门之变前夜。
面对的是大哥太子建成的步步紧逼,是父皇李渊的偏袒,是整个国家机器的天然压制。
他退无可退!他没有选择哭诉,没有选择摇尾乞怜,而是以雷霆万钧之势,亲手终结了自己兄长和弟弟的性命,用最冷酷、最直接的方式,夺取了储君之位。
因为他知道,在皇权面前,亲情,是最廉价的东西。
他又想起了当年,突厥颉利可汗率数十万控弦之士,兵临城下,陈兵渭水,距长安城不足四十里。
满朝震动,甚至有人提议迁都以避其锋芒。
他又是如何做的?他亲率房玄龄等六骑,于渭水便桥之上,在数十万敌军的注视下,从容不迫,隔水斥责颉利背信弃义。
他身后,是看似空无一人的长安城,实际上,他早已布下疑兵,旌旗林立,尘土飞扬。
他赌的就是颉利的多疑,赌的就是对方不敢拼个鱼死网破!最终,他以一座空城,换来了斩白马立盟,换来了大唐最宝贵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这些,靠的都不是书本上那些温良恭俭让的仁义道德,而是对人性最深刻的洞察,是对利益最冷酷的计算,是对时局最精准的把握!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和帝王心术! 而今天,他从太子的这个“以夷制夷”之策中,看到了如出一辙的东西!一样的冷酷,一样的精准,一样的宏大格局!这孩子,不再是那个他印象中因腿疾而自暴自弃、温厚仁善到甚至有些懦弱的储君了。
他的内里,不知在何时,已经悄然生长出了与他李世民一般无二的、属于帝王的铁血与风骨! 这发现,让他感到无比的欣慰,也感到了一丝……莫名的警
那目光,复杂到了极点。
有震撼,有惊艳,有欣慰,但更多的,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共鸣与熟悉感。
一种仿佛从一面尘封已久的镜子中,看到了年轻时自己,那个还是天策上将的李世民的影子! 他想起了当年,玄武门之变前夜。
面对的是大哥太子建成的步步紧逼,是父皇李渊的偏袒,是整个国家机器的天然压制。
他退无可退!他没有选择哭诉,没有选择摇尾乞怜,而是以雷霆万钧之势,亲手终结了自己兄长和弟弟的性命,用最冷酷、最直接的方式,夺取了储君之位。
因为他知道,在皇权面前,亲情,是最廉价的东西。
他又想起了当年,突厥颉利可汗率数十万控弦之士,兵临城下,陈兵渭水,距长安城不足四十里。
满朝震动,甚至有人提议迁都以避其锋芒。
他又是如何做的?他亲率房玄龄等六骑,于渭水便桥之上,在数十万敌军的注视下,从容不迫,隔水斥责颉利背信弃义。
他身后,是看似空无一人的长安城,实际上,他早已布下疑兵,旌旗林立,尘土飞扬。
他赌的就是颉利的多疑,赌的就是对方不敢拼个鱼死网破!最终,他以一座空城,换来了斩白马立盟,换来了大唐最宝贵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这些,靠的都不是书本上那些温良恭俭让的仁义道德,而是对人性最深刻的洞察,是对利益最冷酷的计算,是对时局最精准的把握!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和帝王心术! 而今天,他从太子的这个“以夷制夷”之策中,看到了如出一辙的东西!一样的冷酷,一样的精准,一样的宏大格局!这孩子,不再是那个他印象中因腿疾而自暴自弃、温厚仁善到甚至有些懦弱的储君了。
他的内里,不知在何时,已经悄然生长出了与他李世民一般无二的、属于帝王的铁血与风骨! 这发现,让他感到无比的欣慰,也感到了一丝……莫名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