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情报厅
关灯
小
中
大
厅各处的轮转次序,态度亲切温和,并且鼓励他们放开手做事,不要碍于新人的身份就畏手畏脚——
“听说我们现在的敌人共产党就不讲究上下尊卑那一套,这当然有弊有利,但我们取其精华,目的都是为了更有效地工作。
” 总之,在诚惶诚恐的新晋管培生看来,面前的这位与他们想象中的情报厅二把手多少有点出入。
且不论他说的话其中有几分能当真,单就竟然敢堂而皇之地在工作场合讲共产党有可取之精华,李鹤林与国防部其他同僚所不一样的地方,可见一斑。
但显然,这样的不一样,也会遇到麻烦。
华中战区传来消息,共军刘伯承部已攻陷河南省会开封。
国防部各厅的作战会一个接一个,真真假假的战报还没有厘清,往往就演变成各厅的互相指责。
这不,李鹤林就因为战前情报不准确,遭到了第三厅厅主任刘康杰的诘问。
“月初时,我们接到的情报是刘伯承会先佯攻郑州,实际主力方向是往信阳,但现在的情况是襄阳和樊城被围了——李主任,你的看法呢?” 在此前一直不做声的李鹤林缓缓抬起头,盯着刘康杰看了一会儿,才道:“刘主任,你点我的名,是真心想要和我探讨,还是别有所指?” “自然是诚心向李主任请教,前方部队行军作战,本部队的谍报只能搜索三十里以内的动态,其他敌军动态要靠你们第二厅提供。
可是你们的情报有几次是准确的?”刘康杰越讲越激动,又从面前的会议桌上摊开一份早就准备好的报纸,“这是早几个月北平的报纸,上面披露了援晋兵团的行军计划,你看看时间,那时候94军还没到西柏坡呢!怎么连这些共产党报纸都比我们的情报部门还要灵通?” “那自然是因为,制定作战计划的部门有匪谍了。
”李鹤林冷冷开口。
“你!”刘康杰涨红了脸,而其他刚被查出共谍的各厅主任也都被戳痛脚,却无法反驳。
刘康杰见没人响应自己,又道:“谁又知道二厅没有匪谍?尽喂些虚假情报来扰乱军情,保不齐就是监守自盗,自己人查自己人,什么都查不出来。
” “刘主任,你说话可要讲证据。
” “你李鹤林就是证据,你那些亲共言论就是证据,我看你才是国防部最大的匪谍!” “老刘,这话过了。
”终于有第三人出来打圆场,“理解你着急,但是自家人不要打自家人嘛……” 于是,又一次严肃的、事关党国存亡的会议以鸡飞蛋打的吵架拉架收场。
李鹤林揉着眉心离开是非之地,走到楼梯口的时候都没注意到一个迎面而来的人冲自己立正敬礼。
“老师。
刚开完会啊?”任少白道。
李鹤林定睛看他,原来是自己在中央军校任教时教过的学生,应该是第十七期,现在在四厅负责军队补给。
因为办公室不在同一层,所以少有交流。
偶尔听到他的名字被提起时,其中不乏“四厅的任少白要不是散漫没纪律,倒是个可用之才”的评价。
前一阵本部查出匪谍,事件没有发酵成丑闻,也有他一份功劳。
“噢,少白啊。
”李鹤林道,“还没来得及恭喜你升了科长。
” “没有没有。
”任少白连忙道,“学生是最不成器的一个。
” 说来也奇怪,在任何人面前都少有正型的他,却偏偏对这位昔年的老师毕恭毕敬。
大概是因为当年,他确实最有负李鹤林的期望。
此刻,又看到他面容疲惫,想是在开会时遇到了难事,便情不自禁地问道:“若有任何学生能帮得上忙的,老师尽管嘱托便是。
” 原本是每日都听得到的客套话,但是李鹤林看着面前这个他确实寄予过期望的学生,思忖片刻,道:“倒正好有件事,你帮我查一查。
”
” 总之,在诚惶诚恐的新晋管培生看来,面前的这位与他们想象中的情报厅二把手多少有点出入。
且不论他说的话其中有几分能当真,单就竟然敢堂而皇之地在工作场合讲共产党有可取之精华,李鹤林与国防部其他同僚所不一样的地方,可见一斑。
但显然,这样的不一样,也会遇到麻烦。
华中战区传来消息,共军刘伯承部已攻陷河南省会开封。
国防部各厅的作战会一个接一个,真真假假的战报还没有厘清,往往就演变成各厅的互相指责。
这不,李鹤林就因为战前情报不准确,遭到了第三厅厅主任刘康杰的诘问。
“月初时,我们接到的情报是刘伯承会先佯攻郑州,实际主力方向是往信阳,但现在的情况是襄阳和樊城被围了——李主任,你的看法呢?” 在此前一直不做声的李鹤林缓缓抬起头,盯着刘康杰看了一会儿,才道:“刘主任,你点我的名,是真心想要和我探讨,还是别有所指?” “自然是诚心向李主任请教,前方部队行军作战,本部队的谍报只能搜索三十里以内的动态,其他敌军动态要靠你们第二厅提供。
可是你们的情报有几次是准确的?”刘康杰越讲越激动,又从面前的会议桌上摊开一份早就准备好的报纸,“这是早几个月北平的报纸,上面披露了援晋兵团的行军计划,你看看时间,那时候94军还没到西柏坡呢!怎么连这些共产党报纸都比我们的情报部门还要灵通?” “那自然是因为,制定作战计划的部门有匪谍了。
”李鹤林冷冷开口。
“你!”刘康杰涨红了脸,而其他刚被查出共谍的各厅主任也都被戳痛脚,却无法反驳。
刘康杰见没人响应自己,又道:“谁又知道二厅没有匪谍?尽喂些虚假情报来扰乱军情,保不齐就是监守自盗,自己人查自己人,什么都查不出来。
” “刘主任,你说话可要讲证据。
” “你李鹤林就是证据,你那些亲共言论就是证据,我看你才是国防部最大的匪谍!” “老刘,这话过了。
”终于有第三人出来打圆场,“理解你着急,但是自家人不要打自家人嘛……” 于是,又一次严肃的、事关党国存亡的会议以鸡飞蛋打的吵架拉架收场。
李鹤林揉着眉心离开是非之地,走到楼梯口的时候都没注意到一个迎面而来的人冲自己立正敬礼。
“老师。
刚开完会啊?”任少白道。
李鹤林定睛看他,原来是自己在中央军校任教时教过的学生,应该是第十七期,现在在四厅负责军队补给。
因为办公室不在同一层,所以少有交流。
偶尔听到他的名字被提起时,其中不乏“四厅的任少白要不是散漫没纪律,倒是个可用之才”的评价。
前一阵本部查出匪谍,事件没有发酵成丑闻,也有他一份功劳。
“噢,少白啊。
”李鹤林道,“还没来得及恭喜你升了科长。
” “没有没有。
”任少白连忙道,“学生是最不成器的一个。
” 说来也奇怪,在任何人面前都少有正型的他,却偏偏对这位昔年的老师毕恭毕敬。
大概是因为当年,他确实最有负李鹤林的期望。
此刻,又看到他面容疲惫,想是在开会时遇到了难事,便情不自禁地问道:“若有任何学生能帮得上忙的,老师尽管嘱托便是。
” 原本是每日都听得到的客套话,但是李鹤林看着面前这个他确实寄予过期望的学生,思忖片刻,道:“倒正好有件事,你帮我查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