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流言

关灯
兰幼因需要两把枪,一把适合近距离射击的自动手枪,比如以前中美所用的柯尔特M1911;一把射程在130到150米之间的轻型机枪,连发的最好,但考虑到枪膛尺寸和弹簧机械部分都会比较大,所以退而求其次,可以用打一发上一次膛的步枪来改装。

     除此之外,还需要子弹,但是性能特殊的一种。

    她以前听乔鸣羽说过,德国人设计了一种尖端用合金材料重新建构的子弹,表面有一圈细小而精确缺口,当子弹击中目标后,强烈的冲击力会集中在预定的缺口上,使得合金材料发生剧烈的爆裂。

    也就说,如果这种子弹击中人体,那么它就会像一枚小型炸弹一样在体内爆裂开来,子弹的碎片扩散,将五脏六腑炸得粉碎。

     这一性能的子弹制造在欧洲战场上被美军学了去,而国军在内战开始后有了美援,一些美式装备的兵团也配备了这种子弹,其中就包括乔鸣羽曾经的老长官邱清泉领导的整编第五军。

     也是刘康杰谎报的那个一万五千人假兵团的编制所在。

     原来,关于刘康杰杜撰兵团吃空饷这件事,早在很久之前,兰幼因就在经手将官级人事材料时隐隐察觉了。

    当时她没有做声,觉得事不关己,但是那天听任少白跟《文汇报》那个记者提起,却忽然意识到,这对她而言,也是一个机会。

     当然,她也可以去黑市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当有一仓库的全美式军械放在眼前任君挑选,又岂有错过的道理? 何况,现在物价已经飞涨到了离谱的程度,她还得过日子,柴米油盐,能省则省。

     兰幼因也很快查到了刘康杰与王显荣的合作关系,又在后者盐号附近的川菜馆子守株待兔了几天,就凭借对一道鲜锅兔的刻意挑剔,成功引起了从自贡发家的川盐商人的注意。

     “如今运输成了大问题,豆瓣酱短缺,勉强能想到用黄豆替代蚕豆自制,已是不容易了。

    ”王显荣主动替跑堂的打起圆场,“如果小姐想念家乡味道,我倒是有些门路,捎一小罐到南京,也不算麻烦,能解一时乡愁。

    ” 兰幼因看他一眼,又失神般目光移向别处,说道:“算了,家乡都没了,还有什么愁可解。

    ” 王显荣看她正当年华,穿衣举止也是体面人家,然而却既无丈夫作伴,又无下人陪同,说话时带着自怜的神色,不由地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浮想联翩。

     “没有愁,也可以有寄托。

    城南有一家茶馆,专做四川盖碗茶,天府龙芽、蒙顶山茶走的都是空运货机,小姐若不顾忌,改日一同前往品鉴?” 兰幼因略显犹豫,却还是下定决心似地看向他:“好,他乡遇故知,有什么可顾忌的。

    ” 好一个他乡遇故知,故知还是个颜如玉,王显荣很快就和兰幼因一来一回地熟悉起来。

    兰幼因适时表达出对他的盐号在南京开分局的好奇,他便邀请她到分工厂参观制盐设备,大谈川盐在抗战中为民族国家的贡献,现今却在政府扶植淮盐的情况下进退维谷…… 兰幼因对他表现出敬佩:“原来王先生是在为所有川盐谋一条出路。

    ” 这下不得了,不仅是颜如玉,还是解语花,王显荣更飘飘然找不到北。

     殊不知解语花实则是个高明的小偷,在熟悉了他在盐号之后,就能前一晚从他的办公室偷走私印和钥匙,第二天再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回原处。

     他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