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谋事
关灯
小
中
大
这个理由。
他不再否认自己想去暗杀冈村宁次的心思——他不相信上海的军事法庭,不相信在初审时接了个电话就突然宣布只审不判的法官庭长,最不相信,那个现在一门心思打内仗、真正不顾士兵百姓死活的所谓总统。
按照彭永成所说,更值得投资的计划是利用冈村宁次被释放一事打舆论战,然而这种事向来都是谁先说话,谁占先机的。
《新民晚报》的那篇稿子看似是揭露,但是李鹤林却像准备充分一般,即刻就召开记者会,一番话术之后,再由几家主要报纸辟个谣、主导风向,这件事很快就能过去。
毕竟,一个有着完整应对体系的中央政府,要想控制舆情,是最容易不过的事。
任少白没有打算再跟彭永成讨论下去,即便是给长江以北的上级发密电,一来一回总还要时间,他未必就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纪律在看他来,到底还是抵不过自我。
他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张被重新粘合起来的图纸,就是他当着兰幼因面撕掉的手绘玄武湖五洲地图。
“刚刚兰科长说得对,暗杀这事,也不过是唯手熟尔。
” 这当然是个疯狂的计划,但绝不是异想天开的计划。
由于不能引人注目,国防部对冈村宁次安全屋的安保工作其实做得很低调。
换句话说,就是绝对不是密不透风的程度。
当年孙凤鸣刺杀汪精卫,那个条件,可比现在这个要森严多了。
要不是孙凤鸣的枪法还差一点,没击中要害部位,导致汪精卫又拖延了好几年才死于败血症,那必会是一起青史留名的成功刺杀。
照相馆内的几个人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思,但是目光相碰,又最终集中在了兰幼因的脸上。
“梁洲秋菊从中秋开到重阳,但是冈村宁次未必在南京久留,小文不日也要再去济南,我们大概只有一次机会。
”兰幼因沉声说着,“不,是一枪的机会。
” 几人一怔。
言下之意,谁去当这个狙击手?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真正的狙击手是需要每天练习射击的,而任少白自从从军校毕业,就很少去靶场了。
他想兰幼因当时杀杨开植估计也在于一个出其不意,而且不是说,要没有那种扩张型子弹的加成,杨开植当场也死不了吗? 然而,尹文让和鹿阿莽可能还不如她。
结果其他人目光转了一圈,又一齐看向了任少白。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兰幼因说:“你档案里讲,中央军校当年举办射击比赛,你拿了第三名。
” 任少白瞪大眼睛:“什么档案连这种事都有?!” “你自己写的自传,写的时候看语气还挺得意的。
” 任少白只好闭嘴不说话。
“那前两名是什么人?”阿莽问。
“第二名在孟良崮死了,第一名是保密局吕处长。
”任少白回答。
“看来这比赛不吉利。
”兰幼因语带嘲弄,“前三名都没有好下场。
” 说完,她以为能听到任少白的反驳,然而任少白却什么也没有说。
片刻的沉默后,任少白问:“第二个的问题,枪怎么带进梁洲?” 虽然步枪跟轻机枪比没那么大的个头,但毕竟不是手枪可以随身携带并且隐藏。
而即便秋菊展是民间活动没有大量警力做安保工作,任少白到底也不能将其抗在肩上,大摇大摆地去到狙击点吧? “我们已经把步枪拆开分解了。
”尹文让回答道,“消音器、瞄准镜,枪栓放在枪膛里,然后是枪筒和枪托,哦对,当然还有子弹。
这些部分可以由我们各自带着,然后能迅速重新组装起来。
” 在他叙述的过程中,任少白的表情越发惊讶,情不自禁地开口:“你们这是之前就准备好的,并不是为了杀冈村宁次。
” 另外三人都没有说话。
任少白一句“那是要杀谁”到了嘴边,但兰幼因却不给他再说话的机会,抢先一步。
“枪的问题解决了,下面是撤退路线。
”她看着几人说,“我们得进行一次模拟。
” 中秋盛会还没到,但菊
他不再否认自己想去暗杀冈村宁次的心思——他不相信上海的军事法庭,不相信在初审时接了个电话就突然宣布只审不判的法官庭长,最不相信,那个现在一门心思打内仗、真正不顾士兵百姓死活的所谓总统。
按照彭永成所说,更值得投资的计划是利用冈村宁次被释放一事打舆论战,然而这种事向来都是谁先说话,谁占先机的。
《新民晚报》的那篇稿子看似是揭露,但是李鹤林却像准备充分一般,即刻就召开记者会,一番话术之后,再由几家主要报纸辟个谣、主导风向,这件事很快就能过去。
毕竟,一个有着完整应对体系的中央政府,要想控制舆情,是最容易不过的事。
任少白没有打算再跟彭永成讨论下去,即便是给长江以北的上级发密电,一来一回总还要时间,他未必就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纪律在看他来,到底还是抵不过自我。
他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张被重新粘合起来的图纸,就是他当着兰幼因面撕掉的手绘玄武湖五洲地图。
“刚刚兰科长说得对,暗杀这事,也不过是唯手熟尔。
” 这当然是个疯狂的计划,但绝不是异想天开的计划。
由于不能引人注目,国防部对冈村宁次安全屋的安保工作其实做得很低调。
换句话说,就是绝对不是密不透风的程度。
当年孙凤鸣刺杀汪精卫,那个条件,可比现在这个要森严多了。
要不是孙凤鸣的枪法还差一点,没击中要害部位,导致汪精卫又拖延了好几年才死于败血症,那必会是一起青史留名的成功刺杀。
照相馆内的几个人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思,但是目光相碰,又最终集中在了兰幼因的脸上。
“梁洲秋菊从中秋开到重阳,但是冈村宁次未必在南京久留,小文不日也要再去济南,我们大概只有一次机会。
”兰幼因沉声说着,“不,是一枪的机会。
” 几人一怔。
言下之意,谁去当这个狙击手?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真正的狙击手是需要每天练习射击的,而任少白自从从军校毕业,就很少去靶场了。
他想兰幼因当时杀杨开植估计也在于一个出其不意,而且不是说,要没有那种扩张型子弹的加成,杨开植当场也死不了吗? 然而,尹文让和鹿阿莽可能还不如她。
结果其他人目光转了一圈,又一齐看向了任少白。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兰幼因说:“你档案里讲,中央军校当年举办射击比赛,你拿了第三名。
” 任少白瞪大眼睛:“什么档案连这种事都有?!” “你自己写的自传,写的时候看语气还挺得意的。
” 任少白只好闭嘴不说话。
“那前两名是什么人?”阿莽问。
“第二名在孟良崮死了,第一名是保密局吕处长。
”任少白回答。
“看来这比赛不吉利。
”兰幼因语带嘲弄,“前三名都没有好下场。
” 说完,她以为能听到任少白的反驳,然而任少白却什么也没有说。
片刻的沉默后,任少白问:“第二个的问题,枪怎么带进梁洲?” 虽然步枪跟轻机枪比没那么大的个头,但毕竟不是手枪可以随身携带并且隐藏。
而即便秋菊展是民间活动没有大量警力做安保工作,任少白到底也不能将其抗在肩上,大摇大摆地去到狙击点吧? “我们已经把步枪拆开分解了。
”尹文让回答道,“消音器、瞄准镜,枪栓放在枪膛里,然后是枪筒和枪托,哦对,当然还有子弹。
这些部分可以由我们各自带着,然后能迅速重新组装起来。
” 在他叙述的过程中,任少白的表情越发惊讶,情不自禁地开口:“你们这是之前就准备好的,并不是为了杀冈村宁次。
” 另外三人都没有说话。
任少白一句“那是要杀谁”到了嘴边,但兰幼因却不给他再说话的机会,抢先一步。
“枪的问题解决了,下面是撤退路线。
”她看着几人说,“我们得进行一次模拟。
” 中秋盛会还没到,但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