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骨牌效应
关灯
小
中
大
来。
他有了更重要的任务,如果成功了,他口中那个正义的、没有特权的、历史不会被遗忘的社会是不是就会早一步到来? 兰幼因觉得,自己终于看到了他、他们所追求的“信仰”,原来从来就不是非具象的东西。
“好吧,如果是这样……那我能做什么?”兰幼因问。
任少白大吃一惊,又在转瞬间变得惊喜,他摸出自己今晚早些时候偷来的录音带:“这是通讯分台监听到的无线电信号,其中有几个是二厅发给在地特工的电报,我一时解不出来——但是难度应该不是很大!因为接收方不可能随身带不同的密码簿,所以我想一定是在原先的密码上做了变动。
而我知道原先的密码,所以原本是想说不定自己花点时间可以破译出来,但既然你在这儿……”他拉过一张椅子,请人坐下的姿态可以称之为恭敬,“稍等,我去楼上拿录音机——” 兰幼因眯起了眼睛,道:“很难不怀疑,你这真的只是临时起意。
” “哎呀,这种细节就不要计较了嘛……” 关于徐蚌会战的概念第一次在国民党被提出,是在国防部的官邸会报上。
刚从葫芦岛指挥东北战区回来的总统已经下定决心放弃郑州和开封,全部兵力东撤蚌埠以保卫徐州。
但是过了两天,总统的想法又进了一步:国民军从徐州全面撤退到淮河南岸,利用河川构筑防御体系,待共产党军攻势受挫时,寻机击破。
这样的部署自然引起国防部内部的争议,从憩庐里出来的高层幕僚们一个个面色凝重,任少白跟在李鹤林后面,听到第四厅厅长在说:“老头子是不是迷信,担心重蹈项羽四面楚歌、被困垓下的覆辙?” 被刘邦灭了的西楚定都彭城,而彭城便是徐州的古称。
三厅长则无奈地摆摆手:“郑州、开封一失,徐州易攻难守,后方战线又长,也是实际的情况。
” “兵员粮弹补充确实是问题,但只恐怕徐州那边意见不统一。
”四厅长道。
“我看顾总参都很难说服,不过以徐州剿总的军事实力,对付粟裕的部队大概问题不大,但是刘伯承部要加进来就不好讲了。
”一厅长也参与了讨论。
“不是还有华中剿总的精锐吗?” “呵,你觉得老头子还能调得动桂系吗?别忘了李副总统李宗仁一台上,小诸葛白崇禧就从国防部部长位置上下来,他要是趁这个机会报复,我是一点都不意外……” 任少白自从能够出入憩庐,就亲眼目睹了国防部的这些高级幕僚们在意见不统一时的阳奉阴违、各自为政,人人心里都打着自己的算盘,却又不敢与那个时常犯糊涂的统帅起正面冲突。
结果就是在制定战略计划中拖拖拉拉,态度暧昧模糊,前线将领打仗打不打得赢,全都听天由命。
但任少白不信唯心论,他默默比较计算着未来淮海战场上的兵力部署和军事力量,彼时彼刻,没有人能有绝对的把握,带着解放长江以北坚定信念的共产党解放军,就一定能够在国民党军华中剿总和徐州剿总的包围下打出重围。
为何双方都觉得这是大决战时刻,便是因为变数随时可能发生,并不存在到手的胜利。
任少白不是能够制定作战计划的国防部一厅之长,也不是能带领一支部队起义的前线军长,但有时候,不是所谓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而是那看似坚不可摧的长堤下,早已精心布置好了机关陷阱。
一直不曾参与同事讨论的李鹤林回到第二厅,通讯总台送来消息:各地谍报员均已回复,新密码投入使用。
二厅代厅长的脸色终于有些缓和,现在,共军在淮海地区的行军动态,他们就能准确地掌握了。
他有了更重要的任务,如果成功了,他口中那个正义的、没有特权的、历史不会被遗忘的社会是不是就会早一步到来? 兰幼因觉得,自己终于看到了他、他们所追求的“信仰”,原来从来就不是非具象的东西。
“好吧,如果是这样……那我能做什么?”兰幼因问。
任少白大吃一惊,又在转瞬间变得惊喜,他摸出自己今晚早些时候偷来的录音带:“这是通讯分台监听到的无线电信号,其中有几个是二厅发给在地特工的电报,我一时解不出来——但是难度应该不是很大!因为接收方不可能随身带不同的密码簿,所以我想一定是在原先的密码上做了变动。
而我知道原先的密码,所以原本是想说不定自己花点时间可以破译出来,但既然你在这儿……”他拉过一张椅子,请人坐下的姿态可以称之为恭敬,“稍等,我去楼上拿录音机——” 兰幼因眯起了眼睛,道:“很难不怀疑,你这真的只是临时起意。
” “哎呀,这种细节就不要计较了嘛……” 关于徐蚌会战的概念第一次在国民党被提出,是在国防部的官邸会报上。
刚从葫芦岛指挥东北战区回来的总统已经下定决心放弃郑州和开封,全部兵力东撤蚌埠以保卫徐州。
但是过了两天,总统的想法又进了一步:国民军从徐州全面撤退到淮河南岸,利用河川构筑防御体系,待共产党军攻势受挫时,寻机击破。
这样的部署自然引起国防部内部的争议,从憩庐里出来的高层幕僚们一个个面色凝重,任少白跟在李鹤林后面,听到第四厅厅长在说:“老头子是不是迷信,担心重蹈项羽四面楚歌、被困垓下的覆辙?” 被刘邦灭了的西楚定都彭城,而彭城便是徐州的古称。
三厅长则无奈地摆摆手:“郑州、开封一失,徐州易攻难守,后方战线又长,也是实际的情况。
” “兵员粮弹补充确实是问题,但只恐怕徐州那边意见不统一。
”四厅长道。
“我看顾总参都很难说服,不过以徐州剿总的军事实力,对付粟裕的部队大概问题不大,但是刘伯承部要加进来就不好讲了。
”一厅长也参与了讨论。
“不是还有华中剿总的精锐吗?” “呵,你觉得老头子还能调得动桂系吗?别忘了李副总统李宗仁一台上,小诸葛白崇禧就从国防部部长位置上下来,他要是趁这个机会报复,我是一点都不意外……” 任少白自从能够出入憩庐,就亲眼目睹了国防部的这些高级幕僚们在意见不统一时的阳奉阴违、各自为政,人人心里都打着自己的算盘,却又不敢与那个时常犯糊涂的统帅起正面冲突。
结果就是在制定战略计划中拖拖拉拉,态度暧昧模糊,前线将领打仗打不打得赢,全都听天由命。
但任少白不信唯心论,他默默比较计算着未来淮海战场上的兵力部署和军事力量,彼时彼刻,没有人能有绝对的把握,带着解放长江以北坚定信念的共产党解放军,就一定能够在国民党军华中剿总和徐州剿总的包围下打出重围。
为何双方都觉得这是大决战时刻,便是因为变数随时可能发生,并不存在到手的胜利。
任少白不是能够制定作战计划的国防部一厅之长,也不是能带领一支部队起义的前线军长,但有时候,不是所谓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而是那看似坚不可摧的长堤下,早已精心布置好了机关陷阱。
一直不曾参与同事讨论的李鹤林回到第二厅,通讯总台送来消息:各地谍报员均已回复,新密码投入使用。
二厅代厅长的脸色终于有些缓和,现在,共军在淮海地区的行军动态,他们就能准确地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