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Truman

关灯
号。

    ”方可以道。

     确认了方可以现在是否愿意继续就诊,得到肯定答复后,顾桐简单问诊了下,然后让方可以先答了几套是否抑郁、是否焦虑、是否抑郁加焦虑的量表,做套人格测评,测脑电图,最后又回到顾桐那儿谈话。

     在顾桐观察里,除了言谈间有些性别认知上的模糊倾向、情智略微淡漠,但总体神智清醒,逻辑完整,语言沟通和情绪感知功能完整,甚至在谈及脑膜瘤的事情上也没有任何常见的回避倾向。

     比如,“能形容下你的幻觉吗?” “是一个类似信息面板的东西,上面会发布任务,比如要完成拍摄这样。

    ” “听起来有点像小说里的系统差不多?有什么特殊能力吗?” “目前看起来没有,三无产品呢。

    ” 幻觉,可能来源是生活中已知信息的二次重建。

    顾桐写道。

     再比如谈及否打算和家人说,他耸耸肩说,“我希望脑膜瘤就不要告诉妈妈了,现在反正也只是观察,至于姐姐那边,没问题。

    ” 不抗拒告知家人,但不想自己说,顾桐记了笔。

     …… 第一次谈话,顾桐希望她随便谈谈,任何事都可以。

     但越是这种宽泛的要求,反而让方可以为难。

    哪怕她整理了原身的很多信息,但也只是“知道”,这些信息作为总结性的语句记录在她的脑中,却无法生成实质的记忆。

    所以跳过不可描述的片场部分,她挑挑拣拣,说了点学校生活。

     顾桐一直安静并鼓励地听,在方可以快说完的时候,她低头又写了点东西,然后说:“哦对,你是电影学院的学生,最近的新电影好像有一部讲家庭关系的喜剧片,你看过吗?” “那部《光宗耀祖》?看过。

    ”方可以忍不住轻扯嘴角。

     顾桐敏锐的地察觉到他的情绪波动:“可以给我讲讲吗,我不太看电影。

    ” 方可以知道对方一定是在通过这些问题来分析自己,但她觉得这没什么好隐瞒的,很配合的点头。

    顾桐注意到他放松了些身体,耸了耸肩: “说实话,我很讨厌那部片子。

    在我看来,这本片子有点像一个阉割版的《楚门的世界》。

    ” “嗯?” 方可以以为她没看过,大概介绍了下剧情,然后说:“《楚门》是用超现实设置来批判现实,用喜剧来表达质问。

    它从一开始就展现出商业利益和消费人格的悚然恶劣,捏造者哪怕是耶稣基督,围观者哪怕用喜爱粉饰,都依然是高傲的规训、伪善的保护和冰冷的监视,它从不否认真实的丑陋,所以更赞美真实的可贵。

     “而《光宗耀祖》,就像名字那样,它的偏爱全部给予被光耀的‘祖宗’,它不想做出任何批评,只是取巧地套用‘人造世界’的天然冲突与必然破绽,来讲一个合家欢包饺子的故事。

     “刻板的功能性配角,虚荣附和的母亲,自恋无限的父亲,反抗有限的儿子,再用一个互相体谅作为矛盾的通用解,一个既陈旧又悬浮的内核,哪怕有那么一点点的控诉威权,也只是导演预先准备好的免责声明。

     “所以,一部电影究竟是源自痛苦的幽默,还是在消遣痛苦的娱乐,创作者的真实主张难以掩盖。

    当然,电影可以功利,但如此市侩的话,那就毫无美感可言了。

    ” 顾桐静静听着,间或点头:“还有什么作品是你比较喜欢的吗?” “很多啊,比如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