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新币

关灯
高精力和看人眼光。

     相比大朝会,她更喜欢这种小朝会,因为参加小朝会的人每个都有脑子。

     桑弘羊之所以分析这些,就是想告诉刘彻,我们现在不怎么缺钱,不要再随便发散您那些灵机一动想出来的改革制度了。

     这里面唯一刘彻说什么都会支持的人大概就是张汤了,他觉得陛下改得很好啊,这样可以双管齐下,分别从百姓和诸侯贵族手里面抽税款。

     至于能不能把人抽死,那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张汤从身上掏出几枚钱币置于中间,示意众人拿在手中观看,大家不看也知道,这些钱币肯定是分量不足的。

     倒不是官府铸造的时候缺斤少两,而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奸商们会偷偷拿锉刀在四铢钱的背面锉上几下,锉掉一点点铜屑,把它们收集起来,一枚钱币能锉下来的铜屑很少,但架不住这操作都发展成一条工业链了,积少成多,也能攒出来不少铜屑,再把这些铜屑重新铸造成钱币,又赚一大笔钱。

     至于那些初始发行的四铢钱,四十多年间,经过一只只锉刀的蹂躏,都快薄成薯片了。

     一个钱才半两重,百姓们哪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去挨个称重试探啊。

     刘彻意识到,如果再不进行货币改革,二十年后,民间用来交易的金属就会变成铸在钱币外面的那层圈圈, 因为里面都被锉刀给磨没了。

     会上众人依次商量,从半两钱到三铢钱、白金三品钱、赤仄钱、……也有人提议铸造五铢钱,反正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而无法自拔。

     在刘彻的同意下,闻棠跑去旁边书案上拿起一支毛笔,蘸些墨汁,在纸上画啊画,随后雕琢细节,她画得很认真,大概两刻钟后,走出帘幕,举起画好的纸张,将图案对着殿内讨论得正欢的官员们说道:“诸位同僚。

    ” 众人注意力被打断,不得已将视线转移到她身上,也看到了她的画作。

     嗯,画得很好,和现在普遍用线条和平涂色块方式的绘画方法不同,有些,额……生动立体。

     不对,大家这才意识到,我们还在初级讨论阶段,她就已经完成构想并把实物画出来了?! 陛下,下次再开朝会的时候,如果您邀请了广牧君,那就不要再邀请我们了,总感觉结果已经内定,我们只是起到人数上的作用,让宫殿里热闹热闹,让结果听起来也更严谨。

     这大冷天的,路又这么滑,有几位老骨头光来这里就很不容易了。

     她道:“请看我画在这张纸上的钱币。

    ” 不看t不要紧,这一看,大家发现她画上的钱币还真是……有点东西。

     “这是我在梦中见到的千年后长安商贾百姓们使用的钱币样式,我觉得诸位可以以此作为参考。

    ” 这话倒是真的,唐朝初年还真就流通过一小段时间五铢钱。

     这句话特别权威! 事情是不断发展的,能在千年后流通使用的钱币,大概率使用价值会很高。

     刘彻看了看自己的白金三品币,又看向闻棠画上的五铢钱,无声控诉,似乎在说:你之前怎么不告诉朕这些? 闻棠:你也没问啊。

     那时候刘彻满脑子关心的都是神仙长生和大汉繁华,根本没注意这小小钱币。

     画上的钱币大致形态和四铢钱差不多,都是圆形方孔。

    这钱正面刻有“五铢”二字,闻棠尽量模仿货币书里的字迹,所以这两个字写得很秀丽修长,背面则大不相同,原本的四铢钱背面平整,什么也没有,因此方便奸民商贾破坏取铜。

     而这枚五铢钱背面的钱币边缘和方孔边缘都有凸起的轮廓,据闻棠所言,这种铸造方法叫做“周郭其质” 在边上铸造一圈只有官府才有技术铸造的特殊金属材质,这叫做“防伪标志”,既保护了钱币的重量和成色,也能遏制民间私铸和摩擦取屑的行为,简直是一举四得! 至于那种只有官府才有的技术到底是什么,她也不知道,需要交给上林三官来研发,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

     甲方存在的意义不就是为了提出问题吗?! 听完之后,众人觉得脑子里又长了一些新的知识。

     还参考什么,这么完美的钱币,这么有用的方法,直接复制过来使用就行啊。

     五铢钱,拿来吧你! 只有张汤,觉得这五铢钱还需要再改一下,倒不是说设计不合理,而是觉得这个五铢钱用料太实诚,朝廷从此无处得利。

     闻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