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微修)

关灯
十一月份周秀刷完了最后一套题,即将前往B市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

     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简称CMO,成绩最好的前60名选手将组成国家集训队。

    比赛进入到CMO,五湖四海的省份最强的学生聚在同场竞技,难度非常高,想要拿到金牌非常困难。

     差距不仅存在教育强省和弱省之间,就连同一个省队成员之间也有千差万别。

     章琦虽然凭借着周秀的笔记侥幸在联赛中拿到了省一等奖,却无缘进入省队。

    许浩博也在省队的选拔中折戟。

    省队一共15人,四中占据8名,裕德只有周秀、席少原、谢澄进入省队。

     章琦本人表示并不介意,他打着哈哈地说:“我能拿到省一已经很走运了。

    ” 省队那是神仙打架的地方,章琦不参加高考,拿到省一也算是圆了他多年的竞赛梦。

    许浩博表示很满意,他打算留在国内念书,省一等奖能让他在高校自主招生中拿到加分。

     出发前,裕德财大气粗地给三名学生和一名带队老师头等舱机票。

     上了飞机后周秀发现是头等舱,独立的座位私密性和舒适性都很好。

    旋即从书包里掏出书争分夺秒地看了起来。

    飞机没起飞之前,席少原过来过来递了一杯牛奶给周秀,跟她说老王交代的注意事项。

     谢澄发现周秀在低头看书,“还在看书?” 他低下头凑近看,发现周秀在看《柳叶刀》。

    他笑了笑,“秀秀现在的英语水平这么好了吗?” 《柳叶刀》是刘医生推荐的,他发现周秀求知若渴,便把自己攒的一整年期刊送给了她。

    除了《柳叶刀》之外,其他关于肿瘤的期刊杂志周秀也在看,虽然很可笑,但她确实在试图了解周成的病。

     周秀许久才对谢澄的提问有了反应,她晃了晃手机,流畅地点开Google翻译给他看。

     谢澄哑然失笑。

     他静静地注视着周秀,他知道周秀父亲发生的事情,他只在当天见过周秀失态,晚上周秀恢复了学习状态,旁人几乎看不出她身上消沉的影,她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自我调节,他由衷地钦佩她。

     席少原看着周秀把牛奶喝完才离开。

     头等舱的空姐很喜欢给这三个年轻漂亮的孩子服务,一会问席少原和谢澄要不要毯子、一会给周秀把水性笔换成铅笔,光是食物、饮料问题就跑了三趟。

    要不是周秀皱了皱眉示意需要安静看书,恐怕还阻止不了她们的热情。

     空姐们很少见到长得这么好看的孩子,三个学生的颜值是罕见的高,尤其是两名男生,他们就像天生的衣架子,宽肩窄腰,修长笔直的腿。

    迎面扑来一股青春活力的气息。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时间头等舱上有一位流量鲜肉,空姐们心底忍不住感叹,离开精修图的小鲜肉,和这两位少年相比起来差太远了。

     抵达B市后,江嘉俊的短信迫不及待地滚了出来,他邀请周秀到家里吃饭。

    周秀想到江嘉俊和江淮的关系,沉思片刻,回复了句“谢谢,不必了。

    ” 四中进入省队的学生有8名,四中的学生听说裕德是坐头等舱过来的,不禁羡慕。

    陆流双手抱肩,调侃道:“我算是知道絮絮和谢澄为什么去裕德了。

    ” 这时候重点私立高中的优势就突出来了,这种土豪行径搁在公立高中是万万行不通的。

     四中的老师接着学生们投来的羡慕的眼神,心梗了一下,他板着脸严肃地对自己的学生说:“今天大家都累了,都回去休息吧!” 私底下他对裕德这种暴发户行迹很是鄙视,有这种闲工夫不如多想想怎么高学生的成绩。

     当晚,各省省队的同学云集现场报道。

     老王把这三名心尖尖上的学生叫出来,笑眯眯地说:“谢澄、席少原、周秀,你们这两天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后天好好考试。

    尤其是周秀,被我发现你半夜写题,回去罚你写十本套题。

    ” 他语重心长地对谢澄说:“这是你第二次参加国赛,不要像上次那样没考完就提前交卷出来。

    ” 谢澄去年参加冬令营是没有打招呼就跑回来的,老王听说他是提前交卷出来的,整整提前了半小时,最后以3分之差无缘国家集训队。

     别人写试卷的时间都不够,他倒好提前交卷!老王去年心塞了一整年,一想起这件事心头就滴血。

     他注视着三个学生,用着一种温和而鼓励的语气说道,“校长说这回无论如何裕德也要捧回一块金牌,我相信你们。

    你们都是优秀的孩子,你们是我带过最强的一届学生。

    ” 末了,老王温柔地叮嘱周秀要好好吃饭。

     “好像瘦了,这段时间太用功了!” 连钢铁直男般的老王都注意到周秀变瘦了,可见她这段时间确实瘦得太厉害了。

     晚上,周秀并没有如同以往那般写试卷,而是打电话给刘梅。

     她轻轻地和刘梅闲聊着,嘴角带着微笑,恬静的脸蛋上那双眼睛透出一股深邃的温柔。

    电话里刘梅叮嘱她好好考试,周秀点头应允。

     这时候的金牌对于周秀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份荣耀,还有周成的希望。

    为了今天,周秀认真地准备了一整年。

     周秀直播间的粉丝很多都知道她进入了决赛,即便今晚她没有上播,偶尔也有鼓励的弹幕飘过。

     “主播,国赛加油!” “主播是有理想的人。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①” “和你同一赛场,我也加油吧,期待今天很久了。

    ” 周秀划开看了一会,心窝暖暖的,被这些鼓励的话塞得满满的、浑身充满了力量。

     这一天她很早就入睡了,梦里有爸爸如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有他围在灶台忙碌的身影,有柴房袅袅的青烟和饭香味。

     他背着她辗转在别人家的酒席上,周秀刮着鱼鳞,周成笑呵呵地把它做成一道佳肴。

    他把挣到的钱给她交学费、买好吃的…… 次日是冬令营开幕式。

    今年开幕式邀请了社会各界的重要人物,包括B市教育厅厅长、市政府秘书长,清大副校长、数学会理事长、全国科协副主席……做总结致辞的是一位在数学界极有声望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田院士说:“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人类社会每一次巨大的变革,其背后都是数学作为支撑。

    我们中华民族要实现民族振兴,立于世界强林,必须深深牢牢把握数学这枚钥匙。

    愿诸位青少年好好学习数学,从上一辈的先驱手里接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担子,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②” 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久久不衰。

     周秀心里默然,每一次医学技术的进步的背后确实是数学在推动。

    最近她看医学类的书籍,深有这样的体会。

     例如BNCT技术上个世纪已经出现,但它的核中子需要核反应堆产生,高射线、核安全、核存放……等等一系列昂贵的代价令这项技术进展缓慢。

    直到电子直线加速器驱动的光中子源装置的发展,这些问题才得以解决。

     开幕式落幕后考试拉开序幕。

     第一天考试,三道大题,周秀浏览了一遍。

    第一道数列出得中规中矩,高考难度的送分题,周秀花了不到20分钟求解完毕,考场里的学生状态都很不错,带着笑容写完了第一题。

     第二道是数论题,难度陡然拔升,不过她高二的时候就精心研究过一段时间的数论和高等代数,写起来不算花费时间。

    周秀写完后下意识看了眼时间,还早,不用着急。

     直到第三题周秀被卡了许久,她盯着题目凝神思考整理思路,足足想了半个小时。

    它依旧是一道数论题,十分繁琐。

    周秀先前已经把各种题型刷了一遍,没想到还被它卡住了,还是太年轻气盛…… 半小时后周秀用容斥原理找到了解题思路,花了两小时求证完毕,过程之繁琐极其耗费人的心思。

    这道题也许是从某个教授的论文中抽出来的,十分考验技巧、却没有实际意义。

    时间来到11:03,距离考试结束还有约一个半小时。

    金牌意义重大,周秀不敢大意,回头细细地检查,又用去一小时。

     上午12:10,周秀把试卷和草稿纸整理好交卷出场。

     众人望着那个瘦削的背影干脆利落,拿着朴素的透明笔袋,头也不回地走出了考场。

     周秀不知道自己走出考场的时候给了同考场的学生多大的压力。

    她交上去的试卷写得密密麻麻,全考场学生的心跟灌了铅似的直直往下坠。

    周秀离开的时候考场里的学生大部分仍旧卡在第二题,桌上的草稿纸越摞越厚,有的人花了十张草稿纸都没求解出第二题。

     第二天考试难度比第一天更大,周秀连看时间的空隙都没有了,打起十二分精神暴力算题,草稿纸用得飞快,寒冷的冬日里,周秀的额头渐渐沁出汗珠。

     当她写下最后一句“即有f(x)=x”,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很多人考完试后不禁感叹:竞赛生涯到此为止。

    也有人感叹回去要参加高考了…… 老王在酒店佛系地等着学生,一方面他在等冬令营结束、等待官方公布成绩,另一方面他在积极地和领队联系。

    他看到周秀竟然跑出来了,顿时压力山大。

     “怎么这么早就出来了,连颁奖仪式都不参加了?” 四中的教育全国闻名,四中老师并不担心拿到金牌的问题,他们关心的是学生能不能进入国家集训队。

    老王带了很多届数学竞赛,除了去年谢澄拿到一块金牌外,教学生涯收获的金牌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