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家乡来的熟人

关灯
第一百七十五章家乡来的熟人 正在胡吃海喝的李文凯听到大哥的话,也放下了手中的一个大羊腿,看向郭高二人,离家这么长时间,还真是想家了,平时训练打仗,忙忙碌碌的,倒是不觉得,忽然见到两个家乡来的人,勾起了李文凯心底的思乡之情,毕竟他才十四岁,放到后世,也只是刚刚上中学的年纪。

    可是这个时代,男子十六岁就能结婚的年龄,李文凯小小的年纪就已经跟随大哥李文疆征战沙场了,放在后世,真是难以让人想象。

     现在忽然看见两个家乡的人,他十分想知道家里的爹和娘,二哥都怎么样了,还有那个跟屁虫,自己的堂弟李文磊,那小子怎么样了。

    自己可是给他准备了不少礼物呢,都是在辽东战场之上,缴获的战刀和弓箭,他都是想给二哥和李文磊带回去呢。

    还要向村里的小伙伴们炫耀一下,他李文凯也是率领数百兵马的人物了,下一步,大哥要扩军,早就告诉自己,要给自己增加兵马的。

    那到时,自己手下还不得有上千兵马。

    可是自己这么厉害,居然不能找到人来炫耀,真是让人难受啊。

     一旁陪侍的夔雨蒙坐在李文疆的左侧,一幅女主人的形象,不时指挥下人为几位添菜倒酒,听到李文疆询问两位客人家乡的事情,她也不禁竖起耳朵仔细听。

    她以前可是很少听相公说老家的事情。

    只知道,家里除了父母,还有一个二弟在家,其他的就一概不知了。

    自己虽然倒是侧面打听了一下,但是相公也不是愿意和自己说家里的事情,她也就不好多问。

     郭高对视一眼,心中也是有些无奈,两人出门着急,为了尽快把一批布匹丝绸茶叶运来北方,想要赶在年前出手,好能回家过一个肥年,哪里能想得到,这个李文疆居然升官如此之快啊,也就根本没有想到去李文疆的老家下相看上一眼。

     “我们出门走的比较急,所以没有来得及去下相的将军家里看上一眼,不过我们徐州除了赋税稍微重了一些,不过今年的年景还好,虽然苦了一些,但乡亲们倒还都能过活的下去。

    ”郭进脑子比较灵活,有机智,很快就把话给圆过去了,说道:“我们准备在年前赶回去,要是将军愿意相信我们,我们可以给将军捎封书信回去,或者给老家带些东西回去也行,我们一定会亲自给将军送到府上的。

    ” “对,对彭城距离下相也不是很远,我们一定把将军的书信物品给亲自送到府上。

    ”高掌柜也立即反应过来,他是后悔死了,早知道,说什么也要到这个李文疆的老家去一趟,那可就太好了,都怪自己脑子笨,居然给忘得一干二净。

     “乡亲们的日子还能过的下去,那就好,那就好。

    ”李文疆明显有些失望,可是他也并没有生气,人家又不是你什么人,凭什么还要专门跑到几百里之外的下相过去看看你家里的情况。

     “倒是在前一段时间,倒是听所南方要出兵北伐,可是过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动静,想来是被将军斩杀慕容皝的消息给震惊了,将军威武啊。

    ”高掌柜恭维的说道。

     对于南边东晋想要出兵北方,他在辽东倒是听说了一点,只不过,东晋掌权是北方迁过去的侨姓士族和本地吴姓士族斗得比较厉害,在北方的侨姓士族并没有完全控制南方的地方政权,仅仅是掌握中央朝廷的大权,地方和中央的明争暗斗,也拖累了东晋北伐的进程。

     南方本地的吴姓士族对于北伐可没有什么兴趣,相反还十分的反对,因为只要出兵北方,就要征召粮草兵源,这些可都是向他们本地的吴姓士族征要的,东晋的朝廷的中央政权又被北方侨姓士族牢牢把控住。

    北伐对于南方的本地的吴姓士族,不仅要出兵出粮,还要看着北方士族更加牢固的掌控大权,还要把触角深入到地方。

    那些吴姓士族当然是积极反对了。

    再加上东晋皇帝司马衍刚即位没有几年,年龄不大,还没有树立起威望,也不能做到乾刚独断,一言决定北伐。

     “哈哈,来来,喝酒喝酒。

    ”李文疆拿起酒杯,显得很是高兴的样子,说道:“今日咱们一定要吃好喝好,不醉不归。

    ” “敬将军” “敬将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文疆忽然想到了什么事情,道:“高掌柜,你刚刚说你从南方运来一批货,出手了没有。

    ” “额,还没有呢,本想这些不批丝绸茶叶在北方应该很好出售的,可是以前的几个老主顾都把店铺迁到邺城了,我正想要不要把货物在运回到邺城去呢,将军,我听说大赵要把都城迁到邺城,是不是真的。

    ”高掌柜一脸无奈的说到,白白多跑了好几百里。

     “这倒是,估计很有可能会在年前迁过去吧,也没有具体的时间。

    ”李文疆去年就听到要把都城迁到邺城的消息了,襄国城池太小,战略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南方的控制,而洛阳又有点太过于靠近南方了,战略回旋余地太小。

     所以邺城就成为了石赵都城的最佳选择。

    邺城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地处于北方地区的道路要冲地带。

    自邺城向东,经仓亭津过黄河,可以到达兖州西部,从兖州再往前可以辐射到山东各地;从邺城向西,过滏口并穿越太行山脉,可以进入山西高原的并州地区;从邺城向北,经邯郸地区可以直达幽州的首府蓟城;自邺城向南,经黎阳过河之后,可以直达豫东平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加上邺城周边地区地势平坦,属于平原区域,道路四通八达。

    与此同时,邺城境内的漳水、洹水等水系与黄河、白沟等水系互通,水运十分发达。

     最重要的是,邺城所在的位置,恰好在冀、青、幽、并、兖、豫、司隶等七州的偏中心地带,以此地为中心向外辐射,人员与物资的来往与补充都较为方便。

     从军事角度来看,邺城具有非常好的防御优势。

    邺城的东、南两面有黄河天堑,只要在黎阳、仓亭津、白马等几个主要地点设防,就可以阻止两面敌军的进攻;邺城之北,又有漳、洹等水系流经,也是两道天然的阻敌防线;尤其是邺城之西,有太行山系作为天然屏障,只需要守住滏口,就能阻挡并州地区的来敌。

    自春秋时期,邺城就是历代统治者重点防御及出兵攻伐的军事重地。

     此外,邺城具备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也使此地成了一处天然的福地,人口、农业、经济等各方面都较为发达。

    自战国至西汉时期,邺城一直都是黄河下游地区最为富庶的城市之一。

    虽然在东汉后期,邺城发展有所停滞,但其本身所具备的天然优势、战略地位等方面仍具有相当的优势。

     因此在石勒的时代,就有迁都邺城的打算。

    自从石虎上位以来,很早就开始对邺城和长安的建设工程,甚至征发了十几万百姓的徭役,建设邺城的城墙和宫殿官衙,据说此时已经基本完工了,去年冬季石虎就对邺城的建设进度巡查了一次,很是满意,估计很快就会搬了过去。

     他道:“既然高掌柜的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