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九十一章 北巡

关灯
第九十一章北巡 碧绿的青纱帐,一望无际。

     杨杲喜气洋洋地率着一干文臣武将,沿着玉米地巡视着。

    不时,还走下田垄,剥开一穗玉米查看一下……结实率。

    对,就叫结实率。

    顾潇就是这么说的。

     他们初到北疆就蕃时,已是农历五月中旬。

    原本百姓们只是习惯地种些椒黍豆之类,顾潇拿出的几种新奇作物,大家伙还真没放到心上。

     顾潇申请购买土地时,他还曾取笑与她,一买就是几百顷土地,难道都种成花田?没想到,还不到三个月,顾潇种植的玉米已经成熟,马上就要收获。

    而地瓜更是已经收获了一茬,第二茬种上的地瓜秧也已经盖住了田垄,看那样子,一定又是个好收成。

     最最让杨杲和众文臣武将吃惊的是,顾潇当初说地瓜亩产可达三四千斤,还无人相信,出言讥讽者更是不在少数。

    但当顾潇实实在在地收获了第一茬地瓜,称重之后,亩产居然达到了五千多斤! 要知道,按照顾潇的种植方法,一年至少能种三茬啊!那么亩产将是多少?一万五千多斤啊! 原来百姓收入多少?二到三石!一石相当于120斤,三石多少斤?满打满算也不过三百六十百斤而已。

     这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当然,跟在人群中被杨杲感念不已的顾小小同学,一脸淡然地闷声发着大财。

    第一茬地瓜收下来后,她光种苗收入就接近八十万贯。

    眼前玉米地丰收,几乎是没有悬念的,代表着,她将会再一次发一笔大财。

     不过,让她担心的是,不知杨广吃错了什么药,居然在打发两个儿子就蕃之后,把李渊调到了太原,就任太原郡守。

    似乎历史又回到了老路上去了。

    而,与历史上不同的是,李渊的儿子们都被杨广分散开来。

    李建成在辽东,李世民仍旧留在京城,李玄霸则被杨广打包扔给了杨杲,成了驻守雁门关的五品鹰扬郎将。

     就在杨杲高兴百姓得饱,顾小小闷声不吭发大财之际。

    又接到了一个消息,杨广要巡幸北疆,作为驻守北疆的王爷,赵王杨杲和所属北七郡当然立刻紧张起来。

     自从到了北七郡,尉迟恭、雄阔海、李玄霸等几员大将,就被杨杲分别派往五原郡、定襄郡、雁门郡和榆林郡驻守。

    一直与赵王关系最为密切的罗成,则被留在善阳,负责善阳和马邑郡的卫戍。

    而经过一路同行被赵王杨杲注意到的李靖,则被留在了赵王驻地马邑郡城善阳,负责征集和训练新兵。

    虽然杨杲没有明讲,但顾小小却可以确定,这个小王爷是要准备北征东突厥的。

     本来,都是谋划好的,但杨广的北巡,却将这所有的计划统统打乱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靖和苏烈立刻自请,率兵巡守北边要塞,杨杲听了,觉得这样子更能保证父皇的安全,也是一口答应。

     历史上,也正是这一年,大业十一年。

     天下大乱之际,强悍的草原民族也开始试探着挑战隋帝国的权威。

    因为边境不靖,杨广在大业十一年八月再度出巡塞北,不料在山西雁门,遭遇突厥南下。

    猝不及防的十几万宫庭后妃及百官侍从被围在雁门城里,差一点成了突厥的俘虏。

     当时,杨广身边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