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回忆

关灯
“小玉,过来,看看我这边的收藏。

    ”裴均站起身,破天荒来了这么一句。

     “嗯,好啊。

    ”攻玉没料到公公会来这么一句,她在原地思考了几秒,才回答。

     公公领她到了另一个房间,是个宽敞的收藏室,大概有两百多平。

    和博物馆似的,玻璃罩里陈列着些书法和画作。

     她的美术鉴赏功底早在大学之后就抛得一干二净,平时只会去博物馆陶冶一下情操。

     她跟在身后走走停停地看着,到了一个拐角,桌上铺着些卷边的画作。

    她对里面没有框裱的画作有些感兴趣:“爸爸,这些我能看看吗?” 裴均瞟了一眼,语气变差了一些:“这是文裕他妈送的,你要看的话随意。

    ” “哦,是妈妈买的啊,真审美真好。

    ”攻玉真心地赞美道。

     话音未落,裴均的脸色拉下来些,这些画让他想到了前妻。

    他们已经分开许多年了,说句难听的,他甚至不太记得她的长相了。

     年轻时他总是被责备太过随心所欲,原则上他对于环境逆来顺受(自认为的),他不喜欢社交,不喜欢与人交往,也不喜欢虚与委蛇。

     而周汝修则完全不同,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

     从校园走上婚姻殿堂,那时两个人都稚嫩懵懂,明明不合适却偏偏要凑到一起。

     就像博尔赫斯那句着名的话,情感有时难以区分是爱还是利剑,你觉得是剑,它可能就是赤裸的利剑。

     想到这里,他又瞅了眼正兴致勃勃赏画的攻玉。

     他想问攻玉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想法——她在这段婚姻里幸福吗? 如果她幸福的话,为什么要来招惹他呢? 这样想法只存在了几秒就被狠狠掐断。

    这是不伦的、越界的,可是这样的念头一经出现,就再也止不住了。

     裴均厌恶这种情绪失控的感觉——都是她,一意孤行地勾引自己。

     是这样的,他觉得自己不能再掉以轻心了。

     他甚至想要破罐子破摔地和儿子摊牌,可是他该怎么说? 荒谬!真是疯了,居然在思忖着这样不可能的事情。

     “该走了。

    ”他冷冷地盯着儿媳,越看到那张人畜无害的笑颜,内心的矛盾和厌恶就更深。

     “这幅画很漂亮,爸爸,我可以试着临摹一下吗,我看到那边刚好有画具。

    ”攻玉在一幅灯罩画前顿住,她指着灯上的鹤说道。

     她的手伸出到灯罩的阴影外面,手背朝下,手心朝上,有如轻轻握住刚绽放的花瓣。

     (PS:鹤被视为父子关系的至高象征,源自《周易》“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的意象。

    ) “随你。

    ”裴均还是那种腔调,但是他并没有阻止儿媳。

     攻玉一旦专心起来就很容易进入心流,工笔画描线要一气呵成不能断,她必须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

    这就给了裴均可乘之机,他得以毫无遮掩地盯着儿媳。

     又或许他不在看着她,他只是回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