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董夫子不知道的东西
关灯
小
中
大
道应该如何回答才能让他信服。
“弟子……经常做一些奇奇怪怪的梦,这些……都是梦中所得!” 这个说法很扯淡,但是也唯有如此,才能堵住董夫子无休无止的问题。
“梦中所得……”董仲夫沉吟良久,点头道,“那便是天意!” 他竟然接受了! 这让刘据大感意外。
至于是不是天意,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
“殿下准备如何应用此物?” 刘据道,“有了它,打通全国物流通道指日可待!” “物流……通道?” 董夫子对这些新名词虽然陌生,但也明白他说的是什么,又问道,“如此说来,它也只能由官府动作,百姓不可介入?” 那是一定的! 刘据道,“正是!” 董夫子脸色沉了下来,叹道:“官营之事又多一项!” 刘据忙道,“此物绝非与民争利,而是为民所用。
” 董夫子心事渐重,摇摇头不再说话。
刘据知道,董夫子并不排斥新鲜事物,他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管理,政令如何运行。
回去的路上,董夫子一直一言不发,刘据也不敢打扰他,陪他进房后正准备离开,董夫子忽然问道,“殿下对朝廷盐铁之策如何看法?” 其实这个问题在之前的交流中他也提过,显然没有说服董夫子。
“弟子以为朝廷应改革税制,再开放私营方可有所保证。
” 董夫子又无言以对了。
对于财政上的事,他是外行。
“先生可以教我吗?” 他虽然知道董夫子说不出什么高深道理,但还是想听听他的看法。
董夫子沉吟少许说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殿下说过之语,如能真正做到,老夫并无异议。
” 刘据当然明白,董夫子关心的重点还在于如何用人和如何施政上面,这件事不是简单一两句话就能讲清楚的,需要在实践中不停地改进和修正。
但是,这样的想法在董夫子面前,应该过不了关。
喜欢大汉芳华请大家收藏:()大汉芳华
“弟子……经常做一些奇奇怪怪的梦,这些……都是梦中所得!” 这个说法很扯淡,但是也唯有如此,才能堵住董夫子无休无止的问题。
“梦中所得……”董仲夫沉吟良久,点头道,“那便是天意!” 他竟然接受了! 这让刘据大感意外。
至于是不是天意,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
“殿下准备如何应用此物?” 刘据道,“有了它,打通全国物流通道指日可待!” “物流……通道?” 董夫子对这些新名词虽然陌生,但也明白他说的是什么,又问道,“如此说来,它也只能由官府动作,百姓不可介入?” 那是一定的! 刘据道,“正是!” 董夫子脸色沉了下来,叹道:“官营之事又多一项!” 刘据忙道,“此物绝非与民争利,而是为民所用。
” 董夫子心事渐重,摇摇头不再说话。
刘据知道,董夫子并不排斥新鲜事物,他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管理,政令如何运行。
回去的路上,董夫子一直一言不发,刘据也不敢打扰他,陪他进房后正准备离开,董夫子忽然问道,“殿下对朝廷盐铁之策如何看法?” 其实这个问题在之前的交流中他也提过,显然没有说服董夫子。
“弟子以为朝廷应改革税制,再开放私营方可有所保证。
” 董夫子又无言以对了。
对于财政上的事,他是外行。
“先生可以教我吗?” 他虽然知道董夫子说不出什么高深道理,但还是想听听他的看法。
董夫子沉吟少许说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殿下说过之语,如能真正做到,老夫并无异议。
” 刘据当然明白,董夫子关心的重点还在于如何用人和如何施政上面,这件事不是简单一两句话就能讲清楚的,需要在实践中不停地改进和修正。
但是,这样的想法在董夫子面前,应该过不了关。
喜欢大汉芳华请大家收藏:()大汉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