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绝境重生,系统降临(1)

关灯
表第17页的红色批注揭示了更深层危机:原主为维持公司运转,先后三次以"工程设备抵押"名义向"利滚利投资公司"借款,累计本金870万元,年化利率高达187%。

    最新一期还款通知单显示,当前债务总额已滚至1342万元,相当于公司注册资本的6.7倍。

    办公桌抽屉里的抗抑郁药说明书(盐酸舍曲林片,每日剂量50mg),暗示着原主在多重压力下的精神崩溃。

     当林峰用系统扫描这些文件时,全息界面自动生成财务分析报告:【债务违约风险评估:97.3%,建议启动"资产债务重组"模块】。

    红色的风险指数与窗外的暴雨形成呼应,他突然理解原主昨晚为何选择放弃——在传统商业逻辑里,这确实是一个无解的死局。

     濒死的剧痛中,林峰的意识被一阵类似次声波的共振感撕裂——并非来自外界,而是脑海深处响起的低频机械音:【检测到宿主强烈求生欲,多维基建系统正在绑定...】。

    这股声音带着金属摩擦般的震动,仿佛直接作用于颅骨内侧的听觉神经,与他胸腔里狂跳的心脏形成诡异共鸣。

     科学层面上,这场绑定源于宿主濒死时脑电波与系统核心产生的10^-34米级量子纠缠。

    医疗记录显示,原主被追债者殴打的最后时刻,脑电波图谱曾出现82Hz的异常峰值,恰好突破系统设定的精神波动阈值。

    这种微观尺度的纠缠效应,如同在普朗克尺度架起一座无形桥梁,将碳基生物的意识场与高维系统核心锚定。

     系统绑定过程的具体参数在全息界面展开:【量子纠缠稳定度:98.7%,意识同步率:83.2%,维度锚定深度:3.7维】。

    林峰注意到界面角落的动态模型——两个蓝色粒子在虚拟时空中围绕彼此旋转,其中代表宿主意识的粒子表面闪烁着17个金色节点,每个节点对应大脑皮层的不同功能区。

    当他尝试集中精神时,代表"工程计算"的节点亮度突然增强,系统立即弹出提示:【检测到宿主优势脑区激活,工程计算模块性能提升15%】。

     这种绑定并非简单的"金手指植入",而是基于量子非局域性原理的深度融合。

    系统生成的《绑定原理白皮书》显示,整个过程共分三个阶段:首先通过量子隧穿效应突破维度壁垒,接着以退相干抑制场维持意识稳定性,最终建立双向信息流通道。

    白皮书第5章特别强调:"宿主死亡将导致纠缠态瞬间坍缩,系统核心将自动返回高维空间"——这解释了为何系统必须在濒死时刻绑定。

     喜欢基建狂潮:从红警系统开始称霸宇请大家收藏:()基建狂潮:从红警系统开始称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