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这有什么了不起的

关灯
了小树林,虽然还很稚嫩,但已经有了树林的模样。

     近一些的,也有半人高了,在风中摇曳着,充满了生命力。

     “于场长!” 覃雪梅扶着栏杆,大声问道:“我看到这边的地势和土壤条件,应该是整个坝上最好的区域之一了。

    为什么不把所有的树苗都种在这里,集中力量先攻克一块?”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专业。

     于正来赞许地点了点头,通过话筒回答她。

     “问得好!不愧是学育苗的!” “这你可就得佩服我们石末了。

    当初陈工和他一起制定计划,就没想过走寻常路。

    ” “他说,咱们不能只挑好地方种,塞罕坝这么大,气候土壤千差万别,必须得知道咱们的树苗在哪都能活,活得怎么样。

    ” “所以,他们专门选了三块试验田。

    一块就是你们看到的,条件最好的。

    还有一块中等的。

    最远那头,还有一块立地条件最差的,沙化最严重,风最大。

    ” “用那小子的话说,这叫‘极限压力测试’!” 于正来一番话,让车上所有学林业的大学生都陷入了沉思。

     极限压力测试。

     这个词太新鲜了,也太精准了。

     覃雪梅更是心头剧震,她又指着那些树林边缘地带,以及更远处的一些沙丘上顽强生长的低矮植物问道:“于场长,那些是灌木吧?我看长势比树苗还好。

    为什么还要费力气种树呢?先种这些固沙不是更快吗?” “说对了!” 于正来一拍大腿。

     “这也是石末那小子的主意!他说这叫‘先锋部队’!” “风沙太大,直接种树,树苗扎不住根,容易被吹死、埋掉。

    得先让这些耐旱耐寒的灌木去打头阵,把沙子固定住,改善一下小环境,然后再派乔木这个‘主力军’跟上,这叫立体化作战!” 覃雪梅彻底被震撼了。

     原来,他们这些科班出身的大学生还在考虑如何把书本知识搬到现实中时,已经有人在这里,用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更先进、更符合实际的作战方法。

     这个叫石末的人,是个天才。

     “切。

    ” 旁边,武延生不屑地撇了撇嘴。

     “这有什么了不起的。

    ” “我刚上坝的时候就观察到了,坝上本来就有原生灌木,说明这东西能活。

    先种灌木再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