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入清源

关灯
“给大家介绍一下,”张伟拍了拍手,声音提高了些,“这位是江辰同志,燕京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本届中央选调生,从今天起,就在我们科工作了。

    大家欢迎!” 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不算热烈,但也符合机关惯例。

     “江辰,这是咱们科的王大海科长。

    ”张伟引着江辰走向靠里侧一间独立办公室门口。

     王大海科长约莫四十多岁,身材微胖,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惯常的、颇具亲和力的笑容,正端着茶杯从办公室里走出来。

     “科长,这就是江辰。

    ”张伟介绍道。

     “王科长,您好!我是江辰,前来报到,请多指教!”江辰微微躬身,语气恭敬。

     “哎呀,欢迎欢迎!江辰同志,早就听说你要来,咱们科可是盼来了高材生啊!”王大海热情地握住江辰的手,上下打量着,“不错,精神!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别客气。

    工作上有什么不懂的,就问张伟,问我,问其他老同志都一样。

    ” “谢谢科长,我一定尽快熟悉工作,努力完成任务。

    ”江辰表态。

     “好,好。

    ”王大海点点头,对张伟说,“小张,你带江辰熟悉一下环境,安排一下工位,把近期的一些文件给他看看,先了解一下情况。

    ” “好的科长。

    ” 江辰的工位被安排在办公室靠窗的一个位置,相对安静。

    张伟给他拿来一摞文件,主要是近期市里的通知、报告、会议纪要,以及科室负责跟进的几个重点项目进度表。

     “江老弟,你先看着,有啥不明白的随时问我。

    ”张伟安顿好他,便回到自己座位,开始忙活起来。

     办公室恢复了平静,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偶尔的电话铃声和低语声。

    江辰沉下心来,开始翻阅文件。

    他看得很仔细,不仅仅是看内容,更是在看行文风格、流转程序、领导批示的习惯,试图从中解读出这个机构的运行逻辑和权力脉络。

     他发现,一些文件的处理确实存在他之前预想的“惯例”。

    比如,一份某镇关于请求解决污水处理厂扩容资金的报告,在科室层面已经停留了五天,仅仅因为需要附上一份情况说明,而负责此事的科员似乎并不着急。

    又比如,一份省里下发的关于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急通知,流转签阅的速度明显快于其他普通文件,但具体落实的细化方案,却还没有动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哥,”江辰拿起那份关于污水处理厂的报告,走到张伟身边,低声请教,“这份报告,我看情况说明是不是需要催一下?下面乡镇等着资金落实,拖延久了怕影响进度,也容易产生信访问题。

    ” 张伟正对着电脑屏幕修改材料,头也没抬,随口道:“哦,那个啊,不急。

    老李他家里有点事,请了几天假,等他回来弄就行。

    乡镇那边,让他们等等也没啥,反正都拖了这么久了。

    ” 江辰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