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数据的分量

关灯
市政府食堂的饭菜味道不错,价格也实惠。

    江辰和张伟相对而坐,安静地吃着午饭。

    张伟絮絮叨叨地说着科室里的一些趣事和人际关系,江辰大多时候是倾听,偶尔附和几句,心中却仍在想着那些存疑的数据。

     午休时间短暂,江辰很快回到办公室,继续投入数据的海洋。

    他将所有存疑的数据点进行了交叉比对,查阅了往年的历史数据,甚至调阅了相关产业的宏观研究报告进行佐证。

    疑点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清晰。

     高新区上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速高达35%,但其上报的新增规上企业数量、以及这些企业预估带来的用电量增幅,却远远跟不上这个投资增速。

    要么是投资数据有水分,要么是投资效率极其低下,无论哪种情况,都值得深究。

     经开区的情况类似,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宣称大幅提升,但单位面积产值和税收的增幅却不匹配,能耗下降更是乏力。

    这似乎指向一种可能:为了完成上级考核的“集约”指标,可能在数据上做了文章,或者仅仅是将企业简单聚集,并未实现真正的产业升级和效率提升。

     这些问题,看似是简单的数字误差,背后可能牵扯到地方政绩观、考核指挥棒,甚至更复杂的利益关系。

    江辰深知其敏感性。

     他没有贸然去找王大海科长汇报,也没有在办公室里公开讨论。

    他选择了一种更稳妥的方式——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分析。

    他将所有疑点、比对过程、支撑依据,整理成了一份简洁清晰的《关于上半年部分经济数据比对发现的几点存疑及初步分析》,没有结论,只陈述客观事实和逻辑矛盾。

    他打算在合适的时机,以请教的方式,私下向王科长做个汇报。

     下午,科室工作照常进行。

    江辰除了核对数据,也开始学习处理一些简单的文件传阅和电话记录。

    他态度谦和,手脚勤快,给老同事们倒水、帮忙复印跑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