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玉蟾记·三生孽缘

关灯
明崇祯末岁,姑苏城外有书生陆仲麟,家贫而性狷介,唯好藏古书奇物,尤爱一方无瑕白玉,自名“清虚子”。

    此玉温润内蕴,常置案头,伴其寒窗苦读。

     是夜秋雨淅沥,陆生方秉烛展卷,忽闻窗外低咽之声如丝缕不绝。

    启户视之,见阶前伏一白狐,通体如雪,唯左股殷红濡湿,为兽夹所创,深可见骨。

    狐目含泪,似有乞怜之意。

    陆生恻然心动,叹曰:“万物有灵,岂忍见汝毙命于风雨?”遂解青衫裹之,抱入书斋。

    取金创药细敷,复煎汤药以竹管哺喂,衣襟尽染血痕而不顾。

     白狐卧于锦褥三日,渐有生意。

    每陆生展卷,狐必凝神谛听,目光清亮如通人语。

    是夜月华满室,陆生倦极伏案而眠。

    朦胧间,忽见一素衣少女立于灯下,年可二八,云鬓轻绾,眉目如画,盈盈下拜:“妾乃山中白狐阿璃,感君活命深恩,无以为报。

    ”声如碎玉,清越动人。

    陆生惊起,四顾唯见白狐蜷卧褥间,气息匀长,方知是南柯一梦。

    然案上清虚子玉旁,赫然多了一枚莹白狐齿,光晕流转,与玉蟾交映生辉。

     未几,阿璃伤愈。

    临别之夜,月光泻地如霜。

    白狐忽作人立,柔光自伤口处氤氲而出,终化梦中素衣女子真形。

    陆生虽惊不惧,阿璃执其手泪落如珠:“妾受君精诚血气,已脱兽形藩篱。

    然人狐殊途,妾须归山苦修以全此道。

    此齿乃妾百年精魄所凝,与君清虚子玉自有灵犀。

    ”言罢,将齿轻触玉蟾,二者竟如水乳交融,齿痕宛然嵌入玉背,光华内蕴。

    阿璃身影渐淡,语散风中:“他日玉蟾有难,妾必感应而至。

    ”倏忽化白光遁入苍茫夜色。

     匆匆十载,陆生困守场屋,终抑郁成疾。

    弥留之际,紧握玉蟾喃喃:“阿璃…阿璃…”溘然长逝。

    家人遵其嘱,以玉蟾含殓,随葬姑苏枫桥畔青山之阳。

     星霜荏苒,转瞬入清乾隆盛世。

    姑苏阊门繁华如锦,有茶商杜衡,少年得意,富甲一方。

    其诞辰前夜,忽梦自身为寒士,灯下救一白狐,月光中狐化绝色女子,临别赠齿嵌玉蟾。

    梦醒怅然若失,枕畔竟真有一枚玉蟾,背上齿痕宛在。

    杜衡惊疑不定,鬼使神差,终日佩于腰间。

     时两淮盐运使周勉新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