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承恩,你逃命去吧
关灯
小
中
大
公元1644年的北京城,灰暗的天空,荒凉的土山上,帝国身份最尊贵的人正站在这里。
他一脸的疲惫,身旁只有自己大伴王承恩陪着,十分落寞。
穿着一身老旧明黄色龙袍的崇祯皇帝,再一次的深深看了眼远处——火光四起,乌烟一片的北京城。
“承恩,你逃命去吧!” 崇祯帝回首道,他像是散尽了全身的力气,解脱了某种束缚,说完这段话,原本绷直的身体猛然一松。
“朕不怪你。
” 王承恩跪在地上,声音嘶哑,句句肝裂肠断:“皇上!” “皇上!皇上!” 他没有劝阻自己忠诚了一辈子的君父,更没有说出要独自逃命的话。
王承恩忠诚了崇祯皇帝一辈子,也深深的了解自己效忠的这位君父。
正是了解自己的君父,他的心底才更加的难受。
苍天啊,你没有眼啊! 咱家的陛下宵衣旰食,殚精竭虑,为了大明朝的中兴,才三十多岁就白了头发。
陛下的龙袍这么多年才做了两件,缝了一年又一年。
外面光鲜着,里面可都是娘娘一针一线缝上的补啊! 苍天啊!你没有眼,为什么让咱家这样勤政爱民的皇帝亡了国! 那关外的鞑清,关内的民贼,您都不管吗? 王承恩声泪俱下,重重的将头叩在地上:“皇上!奴才不走!” “奴才陪伴皇上,生死相随!” 然而,此时的崇祯皇帝却很平静,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的喜怒。
跪在地上的王承恩抽泣着,身子止不住的耸动。
“奴才就陪皇上,走一程吧!” 崇祯帝没有言语,莹润的眸子闪烁着,心中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他很平静,可举起来要摘下皇冠的双手在不住的颤抖,背叛了他表面的平静。
三月的北京城没有了“天街雪似盐”,今年的春天似乎迟迟未来。
大风刮来,取下皇冠的崇祯帝,被风吹散了头发。
他一步步的向身前的歪脖子树走去。
王承恩双手捧起皇帝取下的乌纱翼善冠,那是朱明皇帝的象征。
“恭送大明皇帝上路!” 天幕上,考虑了各朝雅言的不同,因为年代的差距言语的不同,字幕也配上各种的解释,方便观众转化成自己的理解。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闯军攻破京城,崇祯皇帝选择了自缢殉国。
」 「他践行了大明王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为三百年的明朝留下了最后的尊严!」 「他在死前留下了最后一道遗诏: 朕自登基十七年,致鞑蛮入内地四次 闯军直逼紫禁城,蛮人破关长城 天灾不断,黄河泛涝,关中大旱,
他一脸的疲惫,身旁只有自己大伴王承恩陪着,十分落寞。
穿着一身老旧明黄色龙袍的崇祯皇帝,再一次的深深看了眼远处——火光四起,乌烟一片的北京城。
“承恩,你逃命去吧!” 崇祯帝回首道,他像是散尽了全身的力气,解脱了某种束缚,说完这段话,原本绷直的身体猛然一松。
“朕不怪你。
” 王承恩跪在地上,声音嘶哑,句句肝裂肠断:“皇上!” “皇上!皇上!” 他没有劝阻自己忠诚了一辈子的君父,更没有说出要独自逃命的话。
王承恩忠诚了崇祯皇帝一辈子,也深深的了解自己效忠的这位君父。
正是了解自己的君父,他的心底才更加的难受。
苍天啊,你没有眼啊! 咱家的陛下宵衣旰食,殚精竭虑,为了大明朝的中兴,才三十多岁就白了头发。
陛下的龙袍这么多年才做了两件,缝了一年又一年。
外面光鲜着,里面可都是娘娘一针一线缝上的补啊! 苍天啊!你没有眼,为什么让咱家这样勤政爱民的皇帝亡了国! 那关外的鞑清,关内的民贼,您都不管吗? 王承恩声泪俱下,重重的将头叩在地上:“皇上!奴才不走!” “奴才陪伴皇上,生死相随!” 然而,此时的崇祯皇帝却很平静,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的喜怒。
跪在地上的王承恩抽泣着,身子止不住的耸动。
“奴才就陪皇上,走一程吧!” 崇祯帝没有言语,莹润的眸子闪烁着,心中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他很平静,可举起来要摘下皇冠的双手在不住的颤抖,背叛了他表面的平静。
三月的北京城没有了“天街雪似盐”,今年的春天似乎迟迟未来。
大风刮来,取下皇冠的崇祯帝,被风吹散了头发。
他一步步的向身前的歪脖子树走去。
王承恩双手捧起皇帝取下的乌纱翼善冠,那是朱明皇帝的象征。
“恭送大明皇帝上路!” 天幕上,考虑了各朝雅言的不同,因为年代的差距言语的不同,字幕也配上各种的解释,方便观众转化成自己的理解。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闯军攻破京城,崇祯皇帝选择了自缢殉国。
」 「他践行了大明王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为三百年的明朝留下了最后的尊严!」 「他在死前留下了最后一道遗诏: 朕自登基十七年,致鞑蛮入内地四次 闯军直逼紫禁城,蛮人破关长城 天灾不断,黄河泛涝,关中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