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身体的隐患
关灯
小
中
大
紫禁城西北角的暖阁在岁月侵蚀下愈发显得斑驳,可终年弥漫其中的木屑与桐油气息,却始终带着鲜活的生机。
十七岁的朱由校,这位身着朱砂红龙袍的帝王,此刻正握着刻刀全神贯注地雕琢。
龙袍下摆随意地拖在满地刨花堆里,华贵与朴实在此刻形成鲜明又荒诞的对比。
自登基以来,朝臣们口中象征着治国理政的“养心殿”,早已彻底沦为他专属的木工工坊。
梁枋上垂着精巧却未完工的藻井模型,檀木案几上摆满形态各异的墨斗与凿子,就连蟠龙柱都被他凿刻出细密的榫卯纹路,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这位帝王对木工的痴迷。
卯时的梆子声穿透雕花槅扇,清脆而又悠长,打破了夜的寂静。
当值太监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叠厚厚的奏折候在门外,透过门缝,却见少年天子蜷缩在半人高的黄花梨屏风前,身形单薄而专注。
乌木刻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光,随着他手腕的轻轻转动,刀刃在木料上游走,一片片细腻的刨花悄然绽开。
青铜烛台上的烛泪不断滴落,早已凝成歪斜的塔状,案头的参汤在寒夜里逐渐凉透,氤氲的热气早已消散不见。
长期伏案工作,使得他的脊背弯成了诡异的弧度,脖颈僵硬得如同上了漆的木柱,每一次转动都似有千斤重。
可每当看到木料在自己手中逐渐成型,他眼底便会燃起灼人的光亮,那光芒仿佛能驱散周遭的黑暗,让整个世界都凝固在这方寸之间,再无其他纷扰。
隆冬时节,凛冽的北风裹挟着雪粒子疯狂地扑进窗棂,发出呜呜的呼啸声。
而暖阁内,朱由校正在全身心投入制作三丈高的沉香木雕《蓬莱仙阁》。
金丝楠木搭建的脚手架在屋内显得格外醒目,他裹着狐裘,却全然不顾寒冷,亲自爬上脚手架调试飞檐角度。
刺骨的寒风将他的脸
十七岁的朱由校,这位身着朱砂红龙袍的帝王,此刻正握着刻刀全神贯注地雕琢。
龙袍下摆随意地拖在满地刨花堆里,华贵与朴实在此刻形成鲜明又荒诞的对比。
自登基以来,朝臣们口中象征着治国理政的“养心殿”,早已彻底沦为他专属的木工工坊。
梁枋上垂着精巧却未完工的藻井模型,檀木案几上摆满形态各异的墨斗与凿子,就连蟠龙柱都被他凿刻出细密的榫卯纹路,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这位帝王对木工的痴迷。
卯时的梆子声穿透雕花槅扇,清脆而又悠长,打破了夜的寂静。
当值太监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叠厚厚的奏折候在门外,透过门缝,却见少年天子蜷缩在半人高的黄花梨屏风前,身形单薄而专注。
乌木刻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光,随着他手腕的轻轻转动,刀刃在木料上游走,一片片细腻的刨花悄然绽开。
青铜烛台上的烛泪不断滴落,早已凝成歪斜的塔状,案头的参汤在寒夜里逐渐凉透,氤氲的热气早已消散不见。
长期伏案工作,使得他的脊背弯成了诡异的弧度,脖颈僵硬得如同上了漆的木柱,每一次转动都似有千斤重。
可每当看到木料在自己手中逐渐成型,他眼底便会燃起灼人的光亮,那光芒仿佛能驱散周遭的黑暗,让整个世界都凝固在这方寸之间,再无其他纷扰。
隆冬时节,凛冽的北风裹挟着雪粒子疯狂地扑进窗棂,发出呜呜的呼啸声。
而暖阁内,朱由校正在全身心投入制作三丈高的沉香木雕《蓬莱仙阁》。
金丝楠木搭建的脚手架在屋内显得格外醒目,他裹着狐裘,却全然不顾寒冷,亲自爬上脚手架调试飞檐角度。
刺骨的寒风将他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