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兄弟之情

关灯
天启元年春寒料峭,文华殿后殿垂落的明黄幔帐被穿堂风掀起一角。

    十二岁的信王朱由检裹紧玄色貂裘,貂毛扫过腰间新赐的螭纹玉佩,发出细微的摩挲声。

    鎏金兽首香炉飘出的龙涎香里,兄长朱由校正将黄杨木刨花轻轻扫入竹篮,刨花落地时的簌簌声,与廊外老太监扫雪的竹帚声遥相呼应。

    那些刨花在晨光中泛着琥珀色光泽,像极了昨夜宫墙外飘落的柳絮,又仿佛是渐渐凋零的国运,在青砖地上打着旋儿。

     “皇兄,这是礼部新呈的《平辽方略》。

    ”少年将卷轴放在案角,指尖不经意间触到冰凉的铜镇纸。

    他的目光扫过满架精美的木雕屏风——亭台楼阁间的仕女栩栩如生,连裙裾褶皱都雕刻得纤毫毕现,却不知这些精巧的技艺能否用来修缮千疮百孔的江山。

    屏风后突然传来清脆的木槌敲击声,惊得梁上栖着的白鸽扑棱棱飞起,振翅声惊碎了殿内的寂静。

     朱由校握着刻刀的手顿了顿,木屑簌簌落在明黄色的龙袍上,在蟒纹间开出细碎的“白花”。

    他脖颈间还沾着木屑,发辫随意用根红绳系着,全然不见帝王威仪。

    “阿检,你看这螭龙的须须,可是照着钦安殿的纹样雕的。

    ”他忽然转身,将刚完工的紫檀香炉推到弟弟面前,炉盖上的缠枝莲纹还带着新鲜的木香,“你宫里缺个熏香的物件,拿去吧。

    ”说罢,又拿起砂纸,细细打磨着香炉边缘,仿佛这才是当下最要紧的国事,全然不顾案头堆积如山的军情急报。

     望着兄长沾满木屑的指尖,朱由检喉头滚动。

    他想起去年辽东兵败的消息传来时,自己曾在乾清宫跪了三个时辰,额头贴着冰凉的金砖,看着兄长将奏疏折成纸鸢放飞。

    纸鸢掠过飞檐,消失在宫墙之外,就像大明的希望也随之远去。

    此刻香炉在掌心发烫,仿佛烫着整个大明江山的重量,烫得他眼眶发酸。

    香炉底部还刻着兄长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