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微笑的尸体

关灯
深夜十一点,市刑侦支队重案组组长刘芯彤,站在城东“锦华苑”小区三栋一单元1404室的客厅里。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昂贵的香薰蜡烛燃烧后的余味,混合着一种更深层、更不容忽视的、属于死亡的冰冷气息。

     现场保护得很好,鉴证科的同事正在小心翼翼地提取可能存在的每一粒尘埃,闪光灯不时亮起,将客厅里奢华却冰冷的装修风格,一次次定格。

     但所有人的目光,都无法从客厅中央,那张巨大的、铺着埃及棉床单的真皮沙发上移开。

     沙发上,坐着一个男人。

     他叫赵明义,四十五岁,本市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板,事业小成,家庭和睦,至少表面如此。

    他穿着丝质睡袍,姿态放松地靠在沙发宽大的扶手上,头颅微仰,面容朝向装饰精美的天花板。

     他的脸上,凝固着一个笑容。

     那不是普通的笑,不是欣慰,不是喜悦,更不是嘲讽。

    那是一种极致安详、近乎圆满的微笑。

    嘴角上扬的弧度完美得像是经过精心计算,眼角的细微纹路里都仿佛盛满了抵达极乐后的宁静与满足。

     任何人看到这个笑容,都会下意识地认为,这个人在生命终结的刹那,见到了此生最美好的景象,无痛,无憾,唯有超脱。

     然而,就是这样一张洋溢着极致幸福的脸,其下的身体,却讲述着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初步的尸检报告就在刘芯彤手里,纸张被她攥得有些发皱。

    报告上的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针,刺着她建立在多年刑侦经验之上的科学世界观。

     死者体表无任何明显外伤,无捆绑、无搏斗痕迹。

    室内门窗完好,财物无损失。

    死因初步判断为急性心源性猝死,但诱因不明。

     矛盾点在于尸检的深层数据。

    血液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爆表,皮质醇浓度高得离谱,远超人类在濒死恐惧状态下所能达到的生理极限。

    同时,肌肉纤维存在大量微观撕裂,尤其是在四肢和背部,仿佛死前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持续性的剧烈挣扎或痉挛。

    神经末梢检测到异常放电残留,指示着难以忍受的痛苦。

     生理指标完全矛盾。

    极致的恐惧与痛苦,与脸上那登临极乐般的安详微笑,如同水火般无法共存。

     这违背了所有的刑侦学常识,违背了人体生理学。

     “刘队,”一个年轻的警员,脸色发白地凑过来,声音有些干涩,“法医那边……又说没法解释。

    老张说,他干这行二十年,从没见过这种情况。

    这人……这人好像是在地狱里受尽了酷刑,灵魂却同时上了天堂。

    ”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