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画皮(上)

关灯
交易。

     这个词在刘芯彤的脑海里盘旋了一整夜。

    理性告诉她,与一个疑似神棍的书店老板做这种涉及怪力乱神的交易,荒谬绝伦,是对她职业信念的背叛。

     但赵明义脸上那抹挥之不去的安详微笑,与她自身那些无法解释的冰冷感知,像两根无形的绳索,绞紧着她的判断。

     她没有太多时间犹豫。

    第二天清晨,更多的报告堆在她的办公桌上——另一起类似的悬案,死者情况与赵明义高度相似,同样在遗物中发现了与“闲云轩”相关的痕迹。

     压力从上而下,像不断积聚的乌云。

     效率,是警察的本能。

     动用警方的资源,去追查一本失窃的旧书,听起来像是用高射炮打蚊子。

    但当她将“闲云轩失窃案”与手头几起离奇命案可能存在的关联性,以严谨的逻辑链条向上级做了简要汇报,并强调了迅速找回失物对打破调查僵局的重要性后,申请得到了批准。

     警方的力量一旦开动,便如同精密的机器。

    监控溯源、线人网络、二手市场布控……不到四十八小时,那本失窃的《聊斋志异》古本,便连带着那个在旧货市场试图销赃、吓得面如土色的笨贼,一起被带到了刘芯彤的面前。

     书,被谨慎地封装在证物袋里。

    深蓝色的封皮,泛黄的书页,与陈科照片上的一般无二。

     刘芯彤隔着透明的塑料薄膜看着它,心中那股莫名的寒意再次浮现。

    它安静地躺在那里,像一头沉睡的兽,古朴,甚至有些不起眼,却莫名地牵动着她的神经。

     她没有耽搁,亲自驱车再次前往城西梧桐路。

     白日的“闲云轩”与夜晚似乎并无不同,依旧安静地坐落在老旧的街巷中,仿佛时光在这里遗忘了流逝。

     推门进去,铜铃轻响,陈科依旧在那张酸枝木茶几前,不过这次不是在泡茶,而是在用一把小银锤,小心翼翼地修复一本古籍脱线的书脊。

     听到声音,他抬起头,看到刘芯彤,以及她手中那个显眼的证物袋时,脸上没有丝毫意外的神色,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刘警官,效率惊人。

    ”他放下手中的工具,微笑着站起身。

     刘芯彤将证物袋放在茶几上,推到他面前:“书找回来了。

    现在,该你履行承诺了。

    ”她的语气干脆利落,不带任何寒暄。

     陈科没有立刻去碰那本书,他的目光先在刘芯彤脸上停留了一瞬,像是确认了什么,然后才伸出修长的手指,慢条斯理地打开证物袋的封口,将那本《聊斋志异》取了出来。

     他的动作很轻,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郑重。

    指尖拂过深蓝色的封皮,仿佛在触摸一件失而复得的稀世珍宝。

     就在他的手指完全将古书握入掌心的刹那—— 异变陡生! 明明门窗紧闭,店内却陡然起了一阵阴风。

    不是空气流动的感觉,而是一种源自骨髓深处的、精神层面的寒意,瞬间席卷了整个空间。

     书架顶端的尘埃被无形的力量扰动,簌簌飘落。

    几盏暖黄的灯光像是电压不稳般,猛地闪烁了几下,光影在四壁的书架间疯狂跳跃,投下扭曲晃动的影子。

     刘芯彤浑身汗毛倒竖,几乎是本能地,手已经按在了腰后的配枪上,锐利的目光迅速扫视四周。

     没有敌人,没有威胁,但这突如其来的、违背物理常识的变化,比面对持枪歹徒更让她感到心悸。

     而一切的源头,似乎都指向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