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婴宁(上)
关灯
小
中
大
咖啡馆里那声清脆的杯盏相碰,余音似乎还在耳畔。
一种无需言明的默契,如同无声浸润的春雨,悄然改变着闲云轩里某些微妙的东西。
争执和别扭依旧会有,生活习惯的差异依然如鸿沟,但那份源于生死与共的信任,却为这古老的宅邸,添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属于“人”的暖意。
然而,这片由书籍和时光构筑的避风港,其存在的意义,本就是为了应对外界的风浪。
平静,永远是暂时的。
新的案件通报,在一个雾气氤氲的清晨送达。
地点,是位于城市南郊,一个以大片湿地和仿古园林景观闻名的大型市民公园——“清漪园”。
报案内容颇为离奇。
近半个月来,每到深夜,尤其是月色明朗的夜晚,公园深处靠近竹林和镜湖的区域,便会隐隐约约传来一阵阵女子的笑声。
那笑声清脆、悦耳,带着一种不谙世事的天真烂漫,仿佛豆蔻少女发自内心的欢愉,在寂静的夜里能传出很远。
起初,有晚归的市民或幽会的情侣听到,只觉得这笑声空灵好听,为夜色平添几分情趣。
但怪事随之发生。
所有在夜间靠近过笑声源头,甚至只是远远清晰听到过笑声的人,无论男女,在随后的一到两天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恍惚。
他们仿佛陷入了一种短暂的痴迷状态,对周遭事物反应迟钝,眼神迷离,口中有时会无意识地念叨着“真好听……”、“还想听……”,如同被抽走了魂儿。
这种状态通常持续数小时便会自行缓解,但当事人对那段时间的记忆会变得模糊不清,只留下一种对那笑声无限眷恋却又隐隐后怕的复杂感觉。
已有数起因此引发的轻微交通事故和工作失误。
公园管理方不堪其扰,报警处理,但因涉及“超自然”迹象,案件最终转到了刘芯彤这里。
“笑声?迷人魂魄?”刘芯彤看着档案里的描述,眉头微蹙。
这听起来,可比画皮、陆判之类的手段,要“温柔”得多,但也因此更显诡异。
“去看看。
”陈科不知何时已站在她身后,目光扫过平板上的文字,语气平静,“这味道,不像是恶客。
” 来到清漪园,已是华灯初上。
白日的喧嚣散去,偌大的公园在夜色和雾气笼罩下,显得格外静谧幽深。
竹影婆娑,湖水如墨,只有几盏仿古宫灯在曲径通幽处散发着昏黄的光晕,勉强照亮脚下蜿蜒的石板路。
刘芯彤和陈科沿着镜湖缓步而行,刻意收敛了自身气
一种无需言明的默契,如同无声浸润的春雨,悄然改变着闲云轩里某些微妙的东西。
争执和别扭依旧会有,生活习惯的差异依然如鸿沟,但那份源于生死与共的信任,却为这古老的宅邸,添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属于“人”的暖意。
然而,这片由书籍和时光构筑的避风港,其存在的意义,本就是为了应对外界的风浪。
平静,永远是暂时的。
新的案件通报,在一个雾气氤氲的清晨送达。
地点,是位于城市南郊,一个以大片湿地和仿古园林景观闻名的大型市民公园——“清漪园”。
报案内容颇为离奇。
近半个月来,每到深夜,尤其是月色明朗的夜晚,公园深处靠近竹林和镜湖的区域,便会隐隐约约传来一阵阵女子的笑声。
那笑声清脆、悦耳,带着一种不谙世事的天真烂漫,仿佛豆蔻少女发自内心的欢愉,在寂静的夜里能传出很远。
起初,有晚归的市民或幽会的情侣听到,只觉得这笑声空灵好听,为夜色平添几分情趣。
但怪事随之发生。
所有在夜间靠近过笑声源头,甚至只是远远清晰听到过笑声的人,无论男女,在随后的一到两天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恍惚。
他们仿佛陷入了一种短暂的痴迷状态,对周遭事物反应迟钝,眼神迷离,口中有时会无意识地念叨着“真好听……”、“还想听……”,如同被抽走了魂儿。
这种状态通常持续数小时便会自行缓解,但当事人对那段时间的记忆会变得模糊不清,只留下一种对那笑声无限眷恋却又隐隐后怕的复杂感觉。
已有数起因此引发的轻微交通事故和工作失误。
公园管理方不堪其扰,报警处理,但因涉及“超自然”迹象,案件最终转到了刘芯彤这里。
“笑声?迷人魂魄?”刘芯彤看着档案里的描述,眉头微蹙。
这听起来,可比画皮、陆判之类的手段,要“温柔”得多,但也因此更显诡异。
“去看看。
”陈科不知何时已站在她身后,目光扫过平板上的文字,语气平静,“这味道,不像是恶客。
” 来到清漪园,已是华灯初上。
白日的喧嚣散去,偌大的公园在夜色和雾气笼罩下,显得格外静谧幽深。
竹影婆娑,湖水如墨,只有几盏仿古宫灯在曲径通幽处散发着昏黄的光晕,勉强照亮脚下蜿蜒的石板路。
刘芯彤和陈科沿着镜湖缓步而行,刻意收敛了自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