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崂山道士(上)

关灯
晨光熹微,如同稀释了的淡金墨汁,缓缓渲染着闲云轩雕花的窗棂。

     昨夜的茶香尚未完全散尽,混合着清晨微凉的空气与庭院里竹叶的清新气息,形成一种独特的、属于闲云轩的味道。

     茶几上,两只白玉茶杯静静摆放着,一只空了,一只还剩半盏冷透的茶汤,无声地见证着几个小时前,那短暂却清晰的指尖触碰。

     刘芯彤起得很早,或者说,她几乎一夜未眠。

    脑子里反复回放着张德海案的最后细节,席乐交出证据时那混合着绝望与希冀的眼神,以及陈科那句“有你搭档,很好”。

     这些画面与声音交织在一起,让她心绪难平。

     她索性换了运动服,沿着依旧沉睡的老街跑了几圈,直到额角见汗,肺里充满了清冷的空气,才感觉那股萦绕不散的滞闷稍稍驱散。

     回到闲云轩时,陈科已经坐在老位置上。

    他没有泡茶,也没有摆弄围棋,只是面前摊开着一本极厚的、封面是某种不知名兽皮的古籍,指尖虚悬在泛黄的书页上,眉头微蹙,似乎在推演着什么难题。

     晨光勾勒出他清俊的侧影,带着一种专注的、与世隔绝的沉静。

     听到她推门进来的脚步声,他并未抬头,只是指尖在书页某处轻轻一点,仿佛确认了什么,然后才合上书,抬眼看来。

     “早。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刚醒不久的慵懒,目光在她被汗水微微濡湿的额发上停留了一瞬,“看来刘警官精力充沛。

    ” “习惯了。

    ”刘芯彤用毛巾擦着汗,走到他对面坐下,“在看什么?” “一些关于‘书灵’早期活跃迹象的零星记载。

    ”陈科将那本兽皮书推到一旁,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淡然,“年代久远,语焉不详,但有几个共同点……意识初生时,往往伴随着模仿、混乱,以及……对‘故事’被演绎的强烈渴望。

    ” 刘芯彤的心微微一紧。

    这描述,与他们在《席方平》案件中遇到的情况,何其相似。

     就在这时,她的警务通响了。

    不是紧急线路,但提示音表明是内部加密频道的通讯请求。

     她接通,听了几句,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怎么了?”陈科问。

     刘芯彤挂了电话,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一丝荒谬和无奈:“一个新案子,听起来……有点滑稽,但影响很坏。

    有人自称得到崂山真传,开了一个叫什么‘悟道斋’的培训班,高价教授‘穿墙术’、‘点石成金’之类的法术。

    结果,有几个学员练习他教的所谓‘穿墙术’,真的对着墙猛冲,现在还在医院躺着,骨折,脑震荡。

    ” 陈科挑了挑眉,脸上露出一种“果然如此”的表情。

     “你觉得是骗子?”刘芯彤问。

    从纯粹的刑侦角度,这几乎可以定性为利用封建迷信进行诈骗并导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