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谁知旧宅,又起枯荣叹

关灯
等到次日正午时分,烈阳当空。

     宋雪凝带着衙役们走进魏宅暖房,却发现里面依然空空如也。

     可惜不知道这里的枯骨蝶和醉绮罗被转移到什么地方去了。

     经此一事,京城中人对来历不明的奇花异香皆心生警惕,闺阁女子更是谈蝶色变。

     而宋雪凝之名,连同她智破镜妖蝶案的事迹,也愈发深入人心。

     她不再仅仅是宋才子之妹,更是一位能勘破虚妄解救危难的奇女子。

     城中的生活渐渐重回正轨。

     仿佛那场席卷众多佳丽的红颜劫只是一场集体的噩梦。

     但宋雪凝知道,在这座繁华帝都的阴影里,光怪陆离之事从未止歇。

     忘忧斋内,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下温暖的光斑。

     宋雪凝刚刚送走一位贵客。

     刑部侍郎府的家丁送来一个精致的锦盒,说是李婉儿小姐赠予宋公子的。

     宋正卿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套前朝的孤本《花间集》,纸页泛黄,墨香清雅,确是难得的珍品。

     “兄长,这月余,李小姐送来的书,快把咱们书斋的珍品阁都比下去了。

    ”宋雪凝一边帮着将书归置好,一边打趣道。

     宋正卿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并无喜悦,只有一丝客气的疏离:“你替我回帖致谢便是。

    告诉她,此书太过贵重,下不为例。

    ” “这话您上回也是这么说的。

    ”宋雪凝莞尔一笑。

    自“镜妖案”后,这位刑部侍郎的千金,便对兄长展开了热烈而直接的追求。

    这在京城,早已不是秘密。

     宋雪凝打趣了片刻,便坐在窗边的书案前,手边摊开一本虫蛀严重的《山海经杂录》。

     她用一把特制的细长镊子,夹起一片碎裂的宣纸残片,蘸取少许特制的浆糊,将其贴合到书籍的缺损处。

     小心翼翼。

     屏息凝神。

     她的动作极轻极稳,眼神专注。

     这是她的爱好。

     每一片残页的归位,都像是对混乱时空的一次微小修正。

     门帘忽被轻轻挑起。

     她抬头望去,微微一怔。

    来的竟是罗静姝。

     她抬头望去,微微一怔。

     来的竟是罗静姝。

     自那场未竟的婚礼风波后,这位光禄寺少卿之女便深居简出,听闻和赵灵芸一样潜心修佛。

     此刻她突然到访,宋雪凝心下不免一紧。

     自红颜劫一案后,二人再无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