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山陵之营

关灯
,比传统的炼铁炉高大数倍,炉体上连接着粗大的陶制管道,用于水力鼓风机鼓入由水排提供的强劲风流。

    此刻,其中一座高炉正在运行,炉顶冒着淡淡的青烟,空气中弥漫着硫磺和金属的气息。

     “陛下,此炉已连续运行七日,出铁水质、产量远超旧法。

    ”宇文恺介绍道,“依目前测算,一炉日产铁水可达三千斤,且杂质更少,可直接用于灌铸或炒炼成熟铁。

    旁边两座正在烘炉,不日即可投入并用。

    ” 赵佶看着那缓缓流淌出的炽热铁水,心中激荡。

    这就是工业的力量,是未来对抗北方强敌的根基。

    “燃料如何解决?”他问到了关键。

     “回陛下,周边山中煤矿已探明数处,正组织人力开采。

    目前以木炭为主,掺用石炭,后续将逐步转向以石炭为主。

    ”苏启明接口答道。

     接着,赵佶视察了神臂弩改进作坊。

    这里生产的弩身部分构件采用了更轻便坚韧的木料和少量铁件,弩机结构也做了优化,射速和便携性确实有所提升。

    赵士祯亲自演示,连续上弦击发,动作流畅。

     “震天雷的研发进度如何?”赵佶更关心这个划时代的武器。

     负责此处的林灵素如今已褪去道袍,穿着一身工匠服,脸上还带着烟火色。

    他恭敬地引着赵佶来到一处远离其他作坊、被土墙重重围住的区域。

    “陛下,火药配比已初步稳定,威力远超以往任何药发火器。

    目前难点在于引信可靠性与外壳铸造,既要保证投掷前不早爆,又要确保破片足够杀伤。

    ”他指着几个粗糙的铁壳球体说道,“试验过几次,声若雷霆,破片可入木三分。

    ” 赵佶仔细看了看那些原始的“手榴弹”,嘱咐道:“安全第一,稳步推进。

    此物乃我军未来克敌制胜之关键,宁可慢,不可错。

    ” “臣谨记。

    ”林灵素躬身应道。

     视察完军工核心,赵佶在梁师成的低声提醒下,转向位于山谷更深处、靠近溪流上游的香露工坊。

    这里环境清幽,与远处高炉的轰鸣隔开,几处依山开凿的石窟已被修整成洁净的作坊,内部摆放着玻璃器皿和陶瓷蒸馏设备。

     工坊内,已有数十名自愿前来的宫女在内侍省派来的年老女官指导下,小心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