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潜龙出渊

关灯
三日后,襄阳州牧府。

     刘琦跪伏于地,恭敬道:父亲,儿臣近日听闻洞庭湖一带水匪猖獗,长沙吏治废弛,愿请命前往,以报父亲养育之恩。

     刘表端坐于上,手指轻叩案几,目光深沉地注视着长子。

    这个向来温文尔雅的儿子,今日竟主动请缨外放,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琦儿,刘表缓缓开口,你可知长沙地处偏远,民风彪悍,非易治之地? 刘琦抬头,目光坚定:正因如此,儿臣更应前往。

    父亲坐镇荆州多年,威加江南,然边郡不宁,终是隐患。

    儿臣虽不才,但刘磐堂兄精通军事,可助儿臣平叛。

    此外,新野刘子瞻贤弟亦愿随行辅佐。

    有他二人在,儿臣必不负父亲所望。

     刘表微微眯起眼睛,思绪翻涌。

    他何尝不知蔡瑁与蔡夫人对长子的排挤?只是年事已高,家事纷扰,难免力不从心。

    如今刘琦主动提出外放,倒是给了他一个两全之策——既能让长子远离是非,又能历练其才干。

     更重要的是……刘表的目光扫过侍立一旁的刘磐。

    这位族侄勇猛善战,若与刘琦同镇长沙,确实可保一方安宁。

    而刘备之子刘封,年纪虽轻,却在江夏颇有建树,有他辅佐,或许…… 主公!蔡瑁见刘表沉吟不语,急忙上前,大公子从未独当一面,贸然外放,恐有不妥。

    况且…… 况且什么?吾儿有志为国分忧,汝等何故阻拦?刘表突然打断,声音虽轻,却让蔡瑁顿时噤声。

     堂上一片寂静。

    刘表缓缓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院中那株老梅。

    当年他单骑入荆州,何尝不是从一城一池经营而起?如今长子愿效仿自己当年,主动请命镇守边郡,这份担当,倒让他有些欣慰。

     刘磐。

    刘表突然开口。

     末将在!刘磐抱拳应声。

     你与子瞻,可能保长沙无恙? 刘磐毫不犹豫:末将愿立军令状! 刘表转身,目光在刘琦、刘磐之间来回扫视,终于点头:好。

    即日起,刘琦出任长沙太守,刘磐、刘封为都尉。

    三个月内,我要看到洞庭水匪平定。

     蔡瑁脸色大变,正要再劝,却见刘表袖袍一挥:此事已决,不必再议。

     刘琦大喜,重重叩首:儿臣必不负父亲期望! 走出州牧府时,刘琦的手仍在微微发抖。

    自语道:子瞻贤弟所料不差,父亲竟然……这么痛快就答应了。

     当刘琦离开襄阳的消息传开,蔡瑁府中,烛火摇曳,映照出几张阴沉的面孔。

     刘琦此去长沙,绝非偶然!蔡瑁阴沉着脸,一拳砸在案几上,酒樽震得叮当作响,他身边有刘磐掌兵,又有刘备之子刘封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