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低谷相伴
关灯
小
中
大
天幕之上,那昭示着无尽憾恨的篆文缓缓隐去。
世人还沉浸在李世民那跨越多年的深沉执念中唏嘘不已时,画面再次流转,色调变得柔和了几分,时间线似乎又向前推进了一些。
【武德年间·长安·秦王府】字样浮现。
此时的李世民,已因赫赫战功受封秦王,开府设僚,地位尊崇。
但天幕中的他,却并非意气风发,反而独自一人坐在王府后花园的亭中,背影透着几分萧索和压抑。
石桌上放着酒壶,他却并未畅饮,只是望着池中枯荷怔怔出神。
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阴郁,与战场上那个叱咤风云的天策上将判若两人。
显然,他与父兄,特别是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间的矛盾已然公开化、白热化,来自东宫和齐王府的明枪暗箭愈发频繁,令他身心俱疲,甚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和危险。
“功高震主…鸟尽弓藏…莫非自古皆然?”他低声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迷茫。
即便拥有天策府一众英才,但在父子兄弟的伦常大义面前,他有时仍会觉得无力。
就在这时,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传来。
一名身着淡雅衣裙、容貌清丽、气质温婉的少女,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羹汤,缓步走来。
她年纪虽轻,举止却端庄得体,眼神清澈而宁静,正是年仅十多岁的长孙无垢。
其兄长长孙无忌,已是李世民的心腹谋臣。
“殿下,”长孙无垢声音轻柔,如同春风拂过,“秋深露重,饮些热汤暖暖身子吧。
” 李世民回过神,看到是她,紧绷的神色稍稍缓和,勉强露出一丝笑意:“是无垢啊,有劳你了。
” 长孙无垢将汤碗轻轻放在石桌上,并未立刻离开。
她看着李世民眉间挥之不去的郁结,轻声劝慰道:“殿下近日忧思过甚,还需保重身体才是。
天下大事,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责。
” 李世民叹了口气,笑容苦涩:“有时真觉得不如当年在晋阳之时,虽势单力薄,前途未卜,却……”他的话顿住了,眼
世人还沉浸在李世民那跨越多年的深沉执念中唏嘘不已时,画面再次流转,色调变得柔和了几分,时间线似乎又向前推进了一些。
【武德年间·长安·秦王府】字样浮现。
此时的李世民,已因赫赫战功受封秦王,开府设僚,地位尊崇。
但天幕中的他,却并非意气风发,反而独自一人坐在王府后花园的亭中,背影透着几分萧索和压抑。
石桌上放着酒壶,他却并未畅饮,只是望着池中枯荷怔怔出神。
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阴郁,与战场上那个叱咤风云的天策上将判若两人。
显然,他与父兄,特别是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间的矛盾已然公开化、白热化,来自东宫和齐王府的明枪暗箭愈发频繁,令他身心俱疲,甚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和危险。
“功高震主…鸟尽弓藏…莫非自古皆然?”他低声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迷茫。
即便拥有天策府一众英才,但在父子兄弟的伦常大义面前,他有时仍会觉得无力。
就在这时,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传来。
一名身着淡雅衣裙、容貌清丽、气质温婉的少女,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羹汤,缓步走来。
她年纪虽轻,举止却端庄得体,眼神清澈而宁静,正是年仅十多岁的长孙无垢。
其兄长长孙无忌,已是李世民的心腹谋臣。
“殿下,”长孙无垢声音轻柔,如同春风拂过,“秋深露重,饮些热汤暖暖身子吧。
” 李世民回过神,看到是她,紧绷的神色稍稍缓和,勉强露出一丝笑意:“是无垢啊,有劳你了。
” 长孙无垢将汤碗轻轻放在石桌上,并未立刻离开。
她看着李世民眉间挥之不去的郁结,轻声劝慰道:“殿下近日忧思过甚,还需保重身体才是。
天下大事,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责。
” 李世民叹了口气,笑容苦涩:“有时真觉得不如当年在晋阳之时,虽势单力薄,前途未卜,却……”他的话顿住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