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步步攀爬,心中执念愈深

关灯
朱重八如今已有了一个更像样的名字,朱元璋,郭子兴所赐,不再是那个缩在角落任人打骂的小沙弥。

     功劳簿上,他的名字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

    郭子兴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这个当初收下的小和尚,竟真是块难得的璞玉。

    提拔随之而来:十夫长、百夫长、直至麾下一支偏师的统领。

    他开始有了自己的亲兵,有了能参与军帐议事的资格。

     地位的提升并未带来丝毫懈怠。

    相反,朱元璋变得更加沉默寡言,眼神也越发深邃难测。

    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一切:向军中老卒请教战阵经验,抓住一切机会向识字的老先生请教兵书战策,那本蒙书早已翻烂,甚至暗中观察郭子兴及其他将领如何驭下、如何权衡利弊。

    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力量是唯一的硬道理。

    而力量,来源于兵马、权位和头脑。

     他所有奋斗的核心动力,始终未变。

    每至一地,他都会派出手下亲信,或以私人名义,或假借打探军情,四处打听一个名叫“林远”的少年郎君。

    描述总是那几句:年纪相仿,气质清贵,学识不凡,可能姓林。

    然而,乱世茫茫,人命如草,一个刻意化名的游历少年,如同汇入江河的水滴,哪里还能寻到半分踪迹? 一次次“并无消息”的回禀,像冰冷的楔子,一次次敲打进朱元璋的心底。

     失望累积成深不见底的遗憾,又迅速转化为更强烈的、近乎偏执的动力:“找不到,是因为俺还不够高!不够强!等俺站的更高,手握更多人马,定能翻遍这天下也要找到你!林远哥,你等着俺!” 这股执念,成了他野心的催化剂,也让他的人格变得更加复杂。

    他对士卒赏罚分明,能与之同甘共苦,因此颇得军心;但对敌人和潜在的竞争者,手段却日渐狠辣果决,不留后患。

     郭子兴对这位愈发成熟干练的朱元璋愈发倚重,也愈发想将他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这一日,他设下家宴,酒过三巡,拍着朱元璋的肩膀道:“元璋啊,你如今已是军中栋梁,身边没个知冷热的人怎么行?咱的养女马氏,性情贤淑,识大体,许配给你,如何?” 朱元璋闻言,放下酒杯,沉默片刻。

    他深知这是一场政治联姻,能进一步巩固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