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六帝会盟
关灯
小
中
大
大夏,立国久远,承圣皇大禹之遗泽,以九鼎镇山河,在诸多并立的王朝中,素来以其深厚底蕴与独特地位超然物外。
其国都阳城,不似秦汉的霸道,不似盛唐的繁华,却自有一种源自上古的庄严肃穆。
此刻,夏宫深处,供奉着大禹圣像与象征社稷的九鼎拓影的祖殿内,当代夏君姒皋正率领宗室重臣,举行一场非同寻常的祭告。
天幕之上,那青衣身影于滔天洪水中指引圣皇,于涂山危局中力挽狂澜的景象,已然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夏国核心人物的心中。
尤其是林渊与大禹那亦师亦友,受圣皇由衷敬仰的画面,更是触动了大夏立国的根本。
祭礼完毕,香火缭绕中,夏君姒皋缓缓转身。
他年约四旬,面容古拙,眼神沉静,身着玄色镶赤边的古朴冕服,气息渊渟岳峙。
他没有立刻言语,而是走到一侧,目光落在墙壁上一幅年代极为久远、色彩已然斑驳的壁画上。
那壁画描绘的并非大禹治水的宏大场面,而是一个相对模糊的青衣背影,与大禹并肩立于水畔,似在指点山河。
壁画一角,有几个几乎难以辨认的古字——“师者,渊”。
这幅壁画,以及“渊”这个名字,在夏国最高层的传承中,一直是个讳莫如深的隐秘。
历代夏君皆知圣皇曾受一位神秘高人指点,恩同师者,但其具体名讳、事迹,却因年代过于久远且记载语焉不详,几乎成为传说。
直到这天幕横空出世,一切才得以印证。
“诸卿,”夏君姒皋的声音打破了祖殿的沉寂,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凝重,“天幕所示,尔等皆已亲见。
画中之人,林渊,便是壁画所载,于我大夏始祖有指引教化之大恩的‘渊’!乃圣皇之师,我大夏之圣贤!”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祖殿中回荡。
几位知晓内情的老臣缓缓点头,神情激动,而更多初次得悉全部真相的年轻宗室和将领,则面露极度震撼之色。
一位身着甲胄的年轻将军忍不住踏前一步,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君上!若果真如此,那武明空囚禁圣贤,我大夏承圣皇遗泽,岂能坐视圣皇之师受此奇耻大辱?
其国都阳城,不似秦汉的霸道,不似盛唐的繁华,却自有一种源自上古的庄严肃穆。
此刻,夏宫深处,供奉着大禹圣像与象征社稷的九鼎拓影的祖殿内,当代夏君姒皋正率领宗室重臣,举行一场非同寻常的祭告。
天幕之上,那青衣身影于滔天洪水中指引圣皇,于涂山危局中力挽狂澜的景象,已然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夏国核心人物的心中。
尤其是林渊与大禹那亦师亦友,受圣皇由衷敬仰的画面,更是触动了大夏立国的根本。
祭礼完毕,香火缭绕中,夏君姒皋缓缓转身。
他年约四旬,面容古拙,眼神沉静,身着玄色镶赤边的古朴冕服,气息渊渟岳峙。
他没有立刻言语,而是走到一侧,目光落在墙壁上一幅年代极为久远、色彩已然斑驳的壁画上。
那壁画描绘的并非大禹治水的宏大场面,而是一个相对模糊的青衣背影,与大禹并肩立于水畔,似在指点山河。
壁画一角,有几个几乎难以辨认的古字——“师者,渊”。
这幅壁画,以及“渊”这个名字,在夏国最高层的传承中,一直是个讳莫如深的隐秘。
历代夏君皆知圣皇曾受一位神秘高人指点,恩同师者,但其具体名讳、事迹,却因年代过于久远且记载语焉不详,几乎成为传说。
直到这天幕横空出世,一切才得以印证。
“诸卿,”夏君姒皋的声音打破了祖殿的沉寂,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凝重,“天幕所示,尔等皆已亲见。
画中之人,林渊,便是壁画所载,于我大夏始祖有指引教化之大恩的‘渊’!乃圣皇之师,我大夏之圣贤!”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祖殿中回荡。
几位知晓内情的老臣缓缓点头,神情激动,而更多初次得悉全部真相的年轻宗室和将领,则面露极度震撼之色。
一位身着甲胄的年轻将军忍不住踏前一步,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君上!若果真如此,那武明空囚禁圣贤,我大夏承圣皇遗泽,岂能坐视圣皇之师受此奇耻大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