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鸿门宴?未来岳父的考题

关灯
己的独立判断。

    市场总会有迹可循,比如泰国的外汇储备结构,英国房地产数据的滞后性,以及香港维护联系汇率的决心,这些都不是秘密,只是很多人被情绪和主流观点蒙蔽了双眼。

    ” 他侃侃而谈,既展现了专业性,又巧妙地把自己的“先知”归结为研究和洞察力。

     苏世宏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扶手,不置可否。

     “那你对未来怎么看?”苏世宏换了个问题,“特别是内地经济。

    我苏家的根基,一半在香港,一半在内地。

    ” 这是个更大的考题,关乎格局和远见。

     陈峰精神一振,这可是他的强项。

    他结合前世记忆,从住房改革、加入WTO的机遇、互联网萌芽、基建狂魔的雏形,到未来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的趋势,条理清晰,观点鲜明,听得一旁的苏晚晴美目中异彩连连。

     “……所以,苏伯父,未来的二十年,将是内地经济腾飞的黄金时代。

    抓住内需和科技这两条主线,必然大有可为。

    ”陈峰最后总结道。

     苏世宏深邃的眼眸中,终于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这小子,确实有点东西,不是那种夸夸其谈之辈。

     “理论说得不错。

    ”苏世宏语气缓和了些,“但实业不同于金融,周期长,变数多。

    我苏家是做传统制造业起家的,你觉得,在新时代该怎么转型?” 陈峰知道,这是要看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略一思索,答道:“苏伯父,传统制造业是根基,不能丢。

    但可以‘两条腿走路’。

    一是利用内地成本和技术工人优势,进行产业升级,做高附加值的产品。

    二是,可以利用资本优势,投资布局未来的新兴产业,比如互联网、通讯技术,甚至可以考虑涉足内地的房地产市场。

    ”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这需要魄力和耐心。

    但如果操作得当,苏氏集团不仅能守住基业,更能再上一个台阶。

    ” 一番对话下来,苏世宏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紧绷的脸色明显缓和了许多。

    他甚至亲自给陈峰倒了一杯茶。

     “年轻人,有冲劲,有想法,是好事。

    ”苏世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