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土味广告与“嗅觉”投资

关灯


     几天后,虎子带着一份歪歪扭扭、按了手印的“合作协议”和一包……辣条回来了。

     “峰子,谈妥了!那小子叫强仔,可高兴了!说他梦想就是开全深圳最大的网吧!这辣条是他送的,说是他们那最好吃的!”虎子献宝似的递上辣条。

     陈峰看着那包充满时代气息的辣条,又看了看那份充满江湖气的“协议”,哭笑不得。

    得,这投资风格是越来越“多元化”了。

     他把辣条扔给王副总:“王哥,尝尝,咱们被投企业的‘分红’。

    ” 王副总看着那油乎乎的辣条,表情复杂得像是在看一颗炸弹。

     随着虎子在深圳的“扫街式”发掘和陈峰基于模糊记忆的“指方向”,峰峦资本在早期互联网领域的“种子”越撒越多。

    虽然大部分项目在后世都寂寂无名,甚至很快倒闭,但陈峰并不在意。

    他深知,这个阶段,广撒网比精准狙击更重要,重要的是卡住位置,感受脉搏。

     与此同时,他委托苏晚晴物色的资深顾问团队也初步成型。

    三位从《环球财经》和其他机构挖来的老专家,组成了峰峦资本的“战略智库”,负责宏观研判和政策解读。

    虽然他们一开始对陈峰这种“土洋结合”、既玩转国际金融又投资阳台网吧的操作模式颇为不适,但在陈峰展现出的惊人“远见”(他们以为是天赋)和丰厚报酬面前,很快便进入了角色。

     这天,陈峰正在香港的办公室听取一位智库专家关于美国互联网泡沫风险的报告,苏晚晴来访了。

     她今天没穿职业装,而是一身简约的连衣裙,显得清新靓丽。

    她看到陈峰办公室里居然摆着一包辣条,忍不住笑了:“陈总,你这办公室的品味……真是越来越独特了。

    ” 陈峰耸耸肩:“客户送的,尝尝?味道还不错。

    ” 苏晚晴笑着摇头,言归正传:“你让我打听的那个叫丁磊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