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帝都初遇与“骗子”风波

关灯
北京,中关村。

    空气中弥漫着知识与野心交织的特殊气息,随处可见“科技兴国”的标语和行色匆匆、腋下夹着编程书籍的年轻人。

    与广州的市井烟火气不同,这里更多了几分学院派的严肃和体制内的规整。

     陈峰一行三人下了飞机,感受着北方的干爽与宏大。

    王副总提前联系好的中介,将他们安置在海淀区一家涉外宾馆,条件比广州的招待所好了不少。

     安顿下来后,陈峰立刻根据苏晚晴提供的线索,开始寻找“搜狐”团队的下落。

    这次的目标更加明确,但难度也更大。

    中关村藏龙卧虎,各种实验室、研究所、校办企业多如牛毛,很多项目都还处于“潜龙在渊”的状态。

     “陈总,打听过了,”王副总放下电话,有些无奈,“那个‘搜狐’好像还没正式注册公司,就是几个留学生在北大资源楼里借了间小办公室捣鼓,非常低调,外人很难接触。

    ” 虎子一听,又来劲了:“北大?这个我熟啊!我有个远房表舅的连襟在北大食堂当厨师!我找他打听打听?” 陈峰扶额:“虎子,北大不是石牌村,你那套‘腊肉开路、食堂打听’的法子,在象牙塔里可能不太好使……”他生怕虎子扛着腊肉直接冲进北大三角地,那画面太美不敢看。

     “那咋整?”虎子挠头。

     “先按正规渠道来。

    ”陈峰沉吟道,“王哥,你以峰峦资本的名义,正式发个函给北大相关的技术转移办公室或者计算机系,表达我们对留学生创新项目的关注和投资意向,希望能安排一次非正式交流。

    姿态放低点。

    ” “明白!”王副总立刻去办。

     等待回复的时间里,陈峰也没闲着,带着王副总和虎子在中关村大街小巷转悠,感受这里的氛围,偶尔也进一些软件店、书店看看,试图捕捉更多信息。

     这天下午,他们走进一家看起来规模不小的计算机书店。

    店里人不少,大多是在翻阅技术书籍的学生和研究人员。

    陈峰正在浏览一本关于TCP/IP协议的书,就听见旁边传来一阵激烈的讨论声。

     “……这个算法结构效率太低,大量数据并发时肯定会成为瓶颈!”一个清亮但带着点倔强的年轻声音说道。

     “林枫,我们知道有问题,但这是目前能找到的最优解了!我们缺的是数据和应用场景来迭代!”另一个声音反驳。

     “那就去创造场景!我们不能等!必须自己先搭建测试环境,模拟高负载!”那个叫林枫的年轻人语气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