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惊天一诺,暗流涌动

关灯
县政府大门前的风波,在陈净的亲自介入下,最终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平息。

     家属们被一一扶起,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临时设立的接待处登记信息、安抚情绪。

    那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在被扶上车前,回头深深地看了一眼陈净,浑浊的眼中,除了悲痛,还多了一丝复杂的、被托付的信任。

     人群散去,但故事才刚刚开始。

     “陈书记鞠躬道歉”、“新桥要刻遇难者名字”,这两条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短短一个小时内,传遍了湖洪县的大街小巷。

    茶馆里、牌桌上、工厂车间、田间地头,所有人都在议论着这位新来的、与众不同的县委书记。

     百姓的反应是朴素而直接的——震惊、感动,继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期待。

    一个敢于直面政府过错,敢于将“丑闻”刻碑铭记的领导,是他们从未见过的。

    长久以来被李卫民之流压抑的民心,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和凝聚的出口。

     然而,在官场这盘精密的棋局上,任何一步出格的棋,都会引来棋盘内外无数道审视的目光。

     陈净回到办公室,还没喝上一口水,办公桌上那部红色的电话机,就发出了急促的响声。

     秘书小张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脸色微微一变,压低声音道:“书记,是市委马书记。

    ” 荆州市市委书记,马东国。

     陈净神色不变,示意小张出去,然后沉稳地接起电话:“马书记,您好。

    ” 电话那头,传来马东国沉厚中带着一丝严肃的声音:“陈净同志,我刚刚听说,你准备在新洪湖大桥的纪念碑上,镌刻这次事故遇难者的名字?” “是的,马书记。

    ”陈净回答得干脆利落。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显然在组织语言。

     “陈净同志,你处理群体事件的勇气和担当,市委是肯定的。

    安抚家属,惩治罪犯,这些都没有问题。

    ”马东国的语气转为语重心长,“但是,把遇难者名字刻上地标建筑,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先例。

    这等于给湖洪县,甚至给咱们荆州市,永久地留下一个‘污点’。

    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个做法带来的长远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