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雪峰遗碑
关灯
小
中
大
穿越黑石环山,气候陡然剧变。
赤骸荒原的干燥酷热被祁连山脚下凛冽的寒风取代,空气中弥漫着冰雪和岩石的气息。
抬头望去,连绵的山脉如同巨大的冰龙匍匐在大地,雪线之上,是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在昏黄天光下反射着冷硬的光芒。
“根据星图和罗盘指引,我们需要翻越前方那座最低的垭口。
”林凡指着远处两座雪峰之间一道相对平缓的鞍部,“这是穿越祁连山屏障相对可行的路线。
” 山路崎岖,越往上走,空气越发稀薄,气温急剧下降。
队员们不得不运起各自的卦象之力抵御严寒——叶灵均的离火自然最为有效,在她周围形成一小片温暖区域;林凡则以坎水之意引导寒气流转,避免直接侵袭;张震等人则依靠气血和微弱的坤土、艮山之力硬抗。
饶是如此,刺骨的寒意依旧无孔不入。
更麻烦的是,山间的法则混乱并未减轻,反而因为地势和冰雪的影响变得更加诡异。
时而会遇到局部重力异常区,必须小心翼翼绕过;时而会有无形的能量乱流如同风刃般刮过,在岩石上留下深深的痕迹。
行进半日,在一处背风的冰蚀洼地暂作休整时,王浩有了发现。
“林先生!您看那边!”他指着不远处一面相对平滑的冰壁。
冰壁深处,似乎冻结着什么东西,隐约透出人工雕琢的轮廓。
林凡走近,运起一丝离火之力(从叶灵均处借引)缓缓融化表层冰晶。
随着冰层消融,一面巨大的、由某种青黑色玉石打造的碑刻逐渐显露出来。
碑文并非现代汉字,而是一种极其古老的篆文,夹杂着一些更为抽象的符号,与八卦图影隐隐相合。
“这是……古昆仑祭文?”林凡仔细辨认,得益于青玄道人的玉简传承和《周易本义》的底蕴,他勉强能读懂部分。
碑文记载的,并非具体事件,而是一段关于天地运行、星辰轨道的玄奥论述,其核心思想,竟与《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理念高度契合。
碑文的末尾,刻着一副简略的星图,与青玄龟甲上的星图有部分重叠,但更加指向山脉深处某个特定的坐标,旁边标注着两个古篆大字——“窥天”。
“窥天……”林凡喃喃自语,心中震动。
这面古碑,似乎是上古时期观测天象、推演历法之所遗存。
它证实了祁连山与古昆仑文化的紧密联系,也为他手中的星图提供了又一个有力的佐证。
“这碑文的气息……好古老,好纯粹。
”叶灵均感受着石碑散发出的、历经万载而不散的沉静气机,仿佛能让人心神安宁。
“是啊,在这混乱的末世,能感受
赤骸荒原的干燥酷热被祁连山脚下凛冽的寒风取代,空气中弥漫着冰雪和岩石的气息。
抬头望去,连绵的山脉如同巨大的冰龙匍匐在大地,雪线之上,是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在昏黄天光下反射着冷硬的光芒。
“根据星图和罗盘指引,我们需要翻越前方那座最低的垭口。
”林凡指着远处两座雪峰之间一道相对平缓的鞍部,“这是穿越祁连山屏障相对可行的路线。
” 山路崎岖,越往上走,空气越发稀薄,气温急剧下降。
队员们不得不运起各自的卦象之力抵御严寒——叶灵均的离火自然最为有效,在她周围形成一小片温暖区域;林凡则以坎水之意引导寒气流转,避免直接侵袭;张震等人则依靠气血和微弱的坤土、艮山之力硬抗。
饶是如此,刺骨的寒意依旧无孔不入。
更麻烦的是,山间的法则混乱并未减轻,反而因为地势和冰雪的影响变得更加诡异。
时而会遇到局部重力异常区,必须小心翼翼绕过;时而会有无形的能量乱流如同风刃般刮过,在岩石上留下深深的痕迹。
行进半日,在一处背风的冰蚀洼地暂作休整时,王浩有了发现。
“林先生!您看那边!”他指着不远处一面相对平滑的冰壁。
冰壁深处,似乎冻结着什么东西,隐约透出人工雕琢的轮廓。
林凡走近,运起一丝离火之力(从叶灵均处借引)缓缓融化表层冰晶。
随着冰层消融,一面巨大的、由某种青黑色玉石打造的碑刻逐渐显露出来。
碑文并非现代汉字,而是一种极其古老的篆文,夹杂着一些更为抽象的符号,与八卦图影隐隐相合。
“这是……古昆仑祭文?”林凡仔细辨认,得益于青玄道人的玉简传承和《周易本义》的底蕴,他勉强能读懂部分。
碑文记载的,并非具体事件,而是一段关于天地运行、星辰轨道的玄奥论述,其核心思想,竟与《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理念高度契合。
碑文的末尾,刻着一副简略的星图,与青玄龟甲上的星图有部分重叠,但更加指向山脉深处某个特定的坐标,旁边标注着两个古篆大字——“窥天”。
“窥天……”林凡喃喃自语,心中震动。
这面古碑,似乎是上古时期观测天象、推演历法之所遗存。
它证实了祁连山与古昆仑文化的紧密联系,也为他手中的星图提供了又一个有力的佐证。
“这碑文的气息……好古老,好纯粹。
”叶灵均感受着石碑散发出的、历经万载而不散的沉静气机,仿佛能让人心神安宁。
“是啊,在这混乱的末世,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