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吴克善的权衡·利益至上

关灯
天命十一年八月十四日巳时,白旗大营中军帐内的气氛比昨日更显凝重。

    多尔衮身着青色旗装,指尖按压着沙盘上“黑松林”的标记——那里本是科尔沁骑兵的埋伏地,如今却因哲哲的到访变得扑朔迷离。

    阿济格、多铎、图尔格、伊尔登、阿拜、塔拜、巴布海等核心成员围坐两侧,帐外的巡逻脚步声与甲胄碰撞声清晰可闻。

     “十四哥,穆里玛刚从驿馆回报,吴克善带着两名亲卫出了驿馆,看方向是朝着八贝勒的府邸去了!”多铎将手中的兵书拍在案上,语气中带着焦躁,“定是鄂齐尔授意他去见八贝勒,商议联姻的事!” 阿济格猛地起身,手按腰间虎头刀:“这吴克善真是见利忘义!前日还说要助我们,今日就倒向八贝勒!不如我们现在就派人去截住他,逼他回心转意!” “不可!”多尔衮抬手阻拦,目光依旧落在沙盘上,“吴克善是科尔沁部的台吉,公然截杀他,只会让奥巴首领彻底倒向八贝勒。

    图尔格,你派拜音图率两百轻骑远远跟着,看他在八贝勒府邸停留多久,与哪些人接触,若有异动再回报。

    ” “嗻!”图尔格躬身应下,转身传命。

     阿拜皱眉道:“十四弟,若吴克善真与八贝勒达成协议,科尔沁部怕是真的要倒向八贝勒了。

    没有蒙古援军,三日后议政殿我们的压力会更大。

    ” “压力再大,也不能乱了阵脚,”多尔衮抬眼,目光扫过众人,“我们的核心是汗王手谕与希福的指证,只要能在殿上证明遗诏是假的,就算没有蒙古援军,中立贝勒也不会坐视八贝勒强行表决。

    伊尔登,你再去后宫一趟,告诉额娘,让她把汗王手谕的原件再清点一遍,确保三日前不会出任何差错。

    ” “嗻!”伊尔登躬身离去。

     巴布海在一旁道:“十四哥,我倒是觉得科尔沁部未必会真的倒向八贝勒——吴克善贪利,但若八贝勒不能兑现承诺,他定会反悔。

    我们不如静观其变,等他与八贝勒谈崩,再从中斡旋。

    ” “说得有道理,”塔拜附和,“吴克善是个聪明人,不会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 多尔衮点头,刚要开口,帐外传来侍卫通报:“十四爷,正红旗萨哈廉台吉求见。

    ” “让他进来。

    ” 萨哈廉走进帐内,躬身行礼:“十四叔,侄儿刚从八贝勒府过来,听闻吴克善去了八叔府邸,特来告知您——八叔已命索尼准备盟约,似是要与科尔沁部敲定联姻细节,您需多加提防。

    ” “多谢你告知,”多尔衮道,“你阿玛对此事有何看法?” “阿玛只说‘科尔沁部逐利,不可强留’,让我们做好自身准备,”萨哈廉道,“另外,二伯叮嘱侄儿,三日后议政殿若八贝勒强行表决,他会出面制止,但若只是核查笔迹,他不会轻易表态。

    ” 多尔衮心中了然——代善依旧是中立姿态,却也为白旗留了余地。

    他道:“替我谢谢你二伯,三日后议政殿,还望他能主持公允。

    ” 萨哈廉应下,又寒暄几句后离去。

    帐内,多铎道:“十四哥,既然二伯会出面制止强行表决,我们是不是可以松口气了?” “不能,”多尔衮摇头,“八贝勒心思缜密,定会提前做好应对二伯的准备。

    阿济格,你三日后守在议政殿正门时,务必与二贝勒的亲卫保持联系,若八贝勒动武,第一时间请二伯出面调停。

    ” “放心!”阿济格拍着胸脯应下。

     与此同时,皇太极府邸的正厅内,吴克善身着蒙古亲王袍,坐在侧席上,手中捧着奶茶,目光却在厅内扫过——索尼、鳌拜、冷僧机侍立在皇太极身后,正黄旗的亲卫们守在门口,气氛肃穆。

     “吴克善台吉,”皇太极放下手中的玉杯,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今日前来,是为科尔沁部与后金的联盟之事吧?鄂齐尔使者已与哲哲提过‘双重联姻’,不知你有何想法?” 吴克善放下奶茶,起身躬身:“回八贝勒,联姻之事关乎科尔沁部的兴衰,本台吉不敢擅自做主。

    只是奥巴首领有几句话,托本台吉转达——若贝勒真心与科尔沁结盟,需答应三个条件,否则联姻之事,怕是难以促成。

    ” “哦?你说说看。

    ”皇太极示意他坐下。

     吴克善重新落座,缓缓开口:“第一,后金需承认科尔沁部对蒙古东部牧场的控制权——那片牧场本是科尔沁部的祖地,后被察哈尔部占领,贝勒需承诺掌权后出兵协助我们夺回牧场;第二,布木布泰是科尔沁部的掌上明珠,若贝勒迎娶她为侧妃,需立下文书,保证他日贝勒掌权后,封她为贵妃,且她未来诞下的子嗣,可获至少两千旗属牛录;第三,开放抚顺、开原的互市后,需允许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