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蒙毅救场

关灯
时巩固了“忠君爱国”人设:生死关头,他喊出的每一句话都紧扣“父皇”、“社稷”、“胡虏”,将个人安危与国家大义捆绑,在蒙毅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并成功转移了“亡秦者胡”焦点:通过反复强调“北疆胡虏”和蒙恬的军事行动,再次将预言的主要矛头引向外部威胁。

    达到了离间胡亥与蒙毅(及背后的蒙氏、扶苏):胡亥在蒙毅面前持剑行凶,嚣张跋扈,必然引起蒙氏一系的极度反感和警惕。

    最终争取了蒙毅更多的同情和倾向性保护:蒙毅今日的及时出现和明确维护,意义重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也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代价是身体的疼痛和暴露在更凶险的境地。

    胡亥临走时那怨毒的眼神,赵高必然已经知晓此间一切,接下来的报复,只会更加阴狠毒辣,防不胜防。

     太医终究还是被蒙毅坚持唤来了。

    诊断的结果是:额角皮外伤,轻微脑震荡(竹简砸的),咽喉有被扼伤的痕迹(胡亥揪衣襟所致),手腕划伤,多处软组织挫伤,兼受惊吓过度,需静养。

     当嬴政接到黑冰台和蒙毅几乎同步送达的、详细记录了胡亥闯入兰台、打砸、辱骂、动手、甚至拔剑欲杀公子欣全过程的密报时,嬴政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亡秦者胡”的阴影,兄弟阋墙的丑剧,就在他的眼皮底下上演!胡亥的暴虐愚蠢,公子欣的狼狈“无辜”,都让他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和暴怒。

     他提笔,在蒙毅的奏报上,只批了四个冰冷的大字:“禁足,思过。

    ” ——这是给胡亥的。

     而对另一份关于公子欣伤情的奏报,他沉默片刻,批道:“赐药,静养。

    ” 一场风波暂时压下,但深宫之下的暗流,却因这场冲突而变得更加汹涌湍急。

    公子欣躺在榻上,听着太医的叮嘱,嗅着浓郁的药草气息,闭着眼睛,心中默念: “胡亥,这一剑之仇,我记下了。

    巴蜀…必须更快去巴蜀!”身体的疼痛和弥漫的药味,此刻都成了催促他加速逃离这血腥囚笼的战鼓。

     喜欢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请大家收藏:()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