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穗花微澜与警讯夜鸣

关灯
红薯进入了关键的开花结薯期。

    王老栓几乎天天蹲在那半亩坡地旁,看着那不起眼的淡紫色小花,心里七上八下。

    他按照林川派人传授的方法,小心翼翼地提藤、翻蔓,生怕一不小心就毁了这全家的希望。

    其他试种的农户也大抵如此,一种混合着期待与焦虑的情绪在几个村庄间弥漫。

    这种对收成的共同关切,无形中拉近了他们与破庙流民群体的距离。

     林川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

    他让“农技互助会”的骨干们(其中既有流民,也有像王老栓这样较早接受的本地农民)分片负责,指导后续的田间管理。

    这不仅传播了技术,更构建了一个以具体生产活动为纽带、超越原本身份隔阂的初级网络。

    小小的红薯藤,仿佛生长的神经,将分散的力量悄然联结。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总有暗流。

    之前前来刁难未果的王税吏并未死心,他不敢直接针对林川,却将目标转向了那些势单力薄的试种农户。

     一日,他带着人闯入邻村一户李姓农民家中,以其“擅自种植未登记作物、规避皇粮”为由,要强行铲除薯田。

    李老汉跪地苦苦哀求,闻讯赶来的王老栓和几位互助会成员与之理论,双方在田埂上对峙,气氛剑拔弩张。

     消息很快传到林川耳中。

    他没有立即带人前去,而是立刻让王姓少年起草了一份简短的陈情文书,阐明番薯乃徐光启推广之救荒作物,试种已获县尊默许,并列举其耐旱高产之利。

    同时,他请石头火速前往县城,设法将文书直接递交给县令李崇道身边的可靠长随。

     接着,他才带着赵铁柱等几人赶到现场。

    面对气焰嚣张的王税吏,林川不再客气,直接亮出底线:“王差爷,李老汉所种之物,是否合规,自有县尊明断。

    你今日若敢无故毁苗,便是破坏农事,激起民变!这后果,你可能担当?”他语气强硬,身后的赵铁柱等人也怒目而视。

    王税吏见林川有备而来,且提到“民变”二字,心下先怯了三分。

    正在僵持时,县城方向快马赶来一名衙役,传李县令口谕:番薯试种乃为救荒,各级胥吏不得借故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