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督军

关灯
“陛下不可!”长孙无忌立刻出列,语气急促,“陛下初登大宝,人心甫定,京师乃天下之根本!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臣愿荐大将,统兵御敌!”他身后,关陇勋贵一系的将领纷纷附议。

     “臣附议!”山东士族出身的侍御史封德彝也站了出来,他须发皆白,声音却洪亮,“陛下坐镇中枢,运筹帷幄,方是上策。

    前线战事,当遣得力大将,譬如…燕郡王罗艺,骁勇善战,久镇幽燕,熟知突厥虚实,定能克敌!” “罗艺?”李世民的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了一下,发出笃的一声轻响,目光锐利地看向封德彝,“封卿倒是举贤不避亲。

    ”他语气平淡,却让封德彝心头一跳,忙低下头。

     李承乾站在阴影里,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封德彝…罗艺…关陇与山东的角力,在国难当头的阴影下,依旧暗流汹涌。

    罗艺,那个桀骜不驯的猛将,父皇心头的一根刺。

    封德彝此刻举荐罗艺,是真为国事,还是…另有所图?他眼角的余光瞥见父皇案前那份军报边缘干涸的暗褐色血迹,一丝冰冷的预感,悄然爬上脊背。

     他闭上眼,将那些纷扰的念头一一压下。

    再睁开眼时,眼底已是一片冷静与坚决。

    李世民最终答应了封德彝的请求,决定派遣罗艺前往前线御敌,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条件——让李承乾前往督军,以此锻炼他的能力和见识。

     这对于李承乾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他知道,这是父皇对他的考验,也是他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

    他必须抓住这次机会,用自己的行动向父皇和朝臣们证明,他李承乾,不仅仅是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储君符号,更是一个有着真才实学、能够担当大任的男子汉。

     于是,他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前往前线的事宜。

    他知道,这次督军之行,不仅关乎到大唐的江山社稷,更关乎到他个人的命运和前途。

    他必须全力以赴,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和大意。

     既然命运将他推到了这个位置,他便只能迎难而上。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转身步入寝宫,开始筹划起应对即将到来的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