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天工院

关灯
西市“琳琅阁”的二楼雅间,临街的窗棂半开,初春微醺的风裹挟着市井的喧嚣涌进来。

    楼下是摩肩接踵的人流,胡商的吆喝、驼铃的叮当、脂粉的甜香、刚出炉胡饼的焦香…各种声音气味混杂蒸腾,织成一幅活色生香的长安浮世绘。

     李承乾斜倚在铺着厚厚茵褥的凭几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面前小几上一只晶莹剔透的高脚琉璃杯。

    杯中盛着浅碧色的西域葡萄酒,在透过窗棂的阳光下折射出迷离的光晕。

    他的目光并未落在楼下熙攘的街景,也没有聚焦在杯中摇曳的酒液,而是显得有些空茫,仿佛穿透了眼前的繁华,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隔壁的珠帘后,传来长乐公主和城阳公主清脆如银铃的笑语,间或夹杂着侍女们低低的介绍声。

    她们正在兴致勃勃地挑选着新到的首饰。

    李泰则被一个精巧的、镶嵌着彩色琉璃珠的鲁班锁吸引,正皱着眉头和小小的木块较劲。

     喧嚣近在咫尺,却又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壁障。

    李承乾端起琉璃杯,浅啜了一口。

    微酸带涩的酒液滑过喉咙,带来一丝清凉。

    他的指腹感受着杯壁光滑微凉的触感,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浮上嘴角。

     琉璃…谁能想到,几年前这还是价比黄金、由西域胡商垄断的稀罕物?他脑海中浮现出西郊那座不起眼的“天工院”。

    最初只是收拢了几个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琉璃匠人,他凭着前世模糊的记忆,画出了坩埚的草图,描述了石英砂、纯碱、石灰石的比例,甚至提到了“铅”这个关键助熔剂…那些匠人最初看他的眼神,如同看一个异想天开的孩童。

    然而,当第一炉带着浑浊气泡的绿色玻璃液被吹制成一个歪歪扭扭的瓶子时,整个天工院都沸腾了。

     随后是活字。

    他记得自己蹲在满是油墨味的工坊里,看着工匠们用胶泥刻出一个个反写的阳文,入窑烧硬。

    排字工笨拙地按照他写下的《千字文》顺序,在铁框里排好,刷墨,覆纸,按压…当第一张虽然墨色不均、字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