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长相思
关灯
小
中
大
“王德,取笔墨来。
”声音平静无波。
王德立刻从随身携带的锦囊中取出小巧精致的笔墨砚台和一卷素笺,熟练地在旁边小几上铺开,研墨。
李承乾提笔,蘸饱了浓墨。
窗外长安的灯火映在他沉静的侧脸上,楼下滞涩的琵琶声如同背景。
他略一沉吟,笔走龙蛇,一行行遒劲而带着清逸之气的行书跃然纸上: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笔锋收处,墨迹淋漓。
李承乾拿起素笺,轻轻吹了吹未干的墨迹,递给王德:“将此词交给那老者。
告诉他们,拿此词去平康坊南曲的‘漱玉斋’,寻一位姓柳的掌柜,或可…为他们爷孙俩求份温饱。
” 王德双手接过,恭敬地应了声“是”,快步下楼而去。
长孙无忌看着李承乾的举动,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无声的叹息。
太子仁厚,只是…这长安城每日流离失所之人何其多,又能顾得了几何? 楼下,王德将素笺递给那茫然无措的老者,低声说了几句。
老者颤抖着手接过,浑浊的眼睛努力辨认着纸上的字迹,当看清内容,尤其是最后那句“月明人倚楼”时,他浑身剧震,猛地抬头看向三楼雅间门口那道模糊的身影,老泪瞬间纵横!他拉着孙女,朝着李承乾的方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重重磕下头去!小姑娘也跟着跪下,小脸上满是泪水。
李承乾站在栏杆边,只是微微颔首,便转身回了雅间。
那滞涩的琵琶声停了,祖孙俩千恩万谢地相携着,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消失在楼梯口。
小插曲很快过去。
雅间内重新推杯换盏,气氛再次活络起来。
长孙无忌只当是少年太子一时心善,也未再多言。
夜色渐深,酒意愈浓。
长孙无忌已显醉态,正拉着李承乾说起当年追随李世民征战时的旧事,豪情满怀
”声音平静无波。
王德立刻从随身携带的锦囊中取出小巧精致的笔墨砚台和一卷素笺,熟练地在旁边小几上铺开,研墨。
李承乾提笔,蘸饱了浓墨。
窗外长安的灯火映在他沉静的侧脸上,楼下滞涩的琵琶声如同背景。
他略一沉吟,笔走龙蛇,一行行遒劲而带着清逸之气的行书跃然纸上: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笔锋收处,墨迹淋漓。
李承乾拿起素笺,轻轻吹了吹未干的墨迹,递给王德:“将此词交给那老者。
告诉他们,拿此词去平康坊南曲的‘漱玉斋’,寻一位姓柳的掌柜,或可…为他们爷孙俩求份温饱。
” 王德双手接过,恭敬地应了声“是”,快步下楼而去。
长孙无忌看着李承乾的举动,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无声的叹息。
太子仁厚,只是…这长安城每日流离失所之人何其多,又能顾得了几何? 楼下,王德将素笺递给那茫然无措的老者,低声说了几句。
老者颤抖着手接过,浑浊的眼睛努力辨认着纸上的字迹,当看清内容,尤其是最后那句“月明人倚楼”时,他浑身剧震,猛地抬头看向三楼雅间门口那道模糊的身影,老泪瞬间纵横!他拉着孙女,朝着李承乾的方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重重磕下头去!小姑娘也跟着跪下,小脸上满是泪水。
李承乾站在栏杆边,只是微微颔首,便转身回了雅间。
那滞涩的琵琶声停了,祖孙俩千恩万谢地相携着,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消失在楼梯口。
小插曲很快过去。
雅间内重新推杯换盏,气氛再次活络起来。
长孙无忌只当是少年太子一时心善,也未再多言。
夜色渐深,酒意愈浓。
长孙无忌已显醉态,正拉着李承乾说起当年追随李世民征战时的旧事,豪情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