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合作筹码与记忆禁区

关灯
金属房间内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只有头顶那盏灯恒定地散发着白光。

    林砚躺在病床上,闭着眼睛,看似在休息,大脑却在飞速运转。

     蚀魂血咒带来的阴寒感如同背景噪音,被某种力量压制着,不再剧烈发作,但那种生命力被缓慢侵蚀的感觉依旧清晰。

    右臂上的淡金纹路传来丝丝凉意,与血咒形成一种微妙的对抗平衡。

     国家文物与异常现象调查总局,第七特殊行动处…… 这个名头听起来很官方,杨研究员的表现也符合一个严谨的科研人员。

    但他们对待自己的方式——封闭房间、监控、拿走青铜匣——更像是对待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而非单纯的幸存者或合作者。

     他们想知道古墓里的秘密,想知道镇魂令的来历和作用,也想知道他身上的变化。

     而林砚自己,需要拿回镇魂令,需要解除血咒,更需要弄清楚那座葬神陵和所谓“神骸”的真相。

    陈教授的死,李茜的下落,都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里。

     双方各有目的,合作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但合作的基础是平等,或者至少,他需要有足够的筹码。

     他的筹码是什么? 对古墓内部信息的垄断?不,对方既然能找到那里,并且检测到异常能量,必然有自己的探查手段,他提供的信息更多是细节补充。

     镇魂令?那是对方已经拿到手的东西。

     他最大的筹码,或许是他自己——他与镇魂令的初步绑定,他身上的冥河之契,以及他脑海中那个时灵时不灵的“未来直播系统”! 尤其是后者,这是他独有的优势,绝不能暴露。

     那么,该如何在合作中占据主动,至少保证自己的基本安全和利益? 他需要试探,需要了解这个“第七处”的底线和真实意图。

     不知过了多久,金属门再次滑开。

     这次进来的不只是杨研究员,还有一位看起来五十多岁、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深色中山装的中年男人。

    他面容严肃,眼神深邃,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沉稳气度。

    杨研究员跟在他身后半步,态度明显带着恭敬。

     “林砚同学,这位是我们第七处的负责人,赵启明,赵局长。

    ”杨研究员介绍道。

     赵启明走到床边,目光平静地打量着林砚,那目光并不锐利,却仿佛能穿透表象,直抵本质。

     “林砚同学,你的情况,杨研究员已经向我汇报了。

    ”赵启明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首先,我代表第七处,感谢你在秦岭遗迹事件中做出的……贡献。

    你的导师陈明远教授的事情,我们很遗憾,后续的搜寻和善后工作,我们已经在进行中。

    ” 他的话语官方而严谨,带着安抚的意味。

     林砚坐起身,微微点头:“谢谢。

    李茜呢?和我一起的那个女同学?” “我们发现了她的踪迹,她似乎被另一股势力带走了,我们正在追查。

    ”赵启明的回答很谨慎,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另一股势力?是“幽冥”吗?林砚的心揪紧了。

     “赵局长,杨研究员,我知道你们有很多问题。

    ”林砚决定主动出击,他直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