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斯瓦宿营

关灯
有两个参谋值班帮许粟处理事务。

     毕竟第6团一千多人,每天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许粟一个人怎么可能忙的过来,他必须依靠参谋的帮助。

     国军的参谋制度简直就是一无是处,实际上,国军根本就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且有效的参谋制度。

    国军的司令部还停留在拿破仑战争时期,依然遵循着那种传统的指挥模式——由一个主官全权掌控所有事务。

     这种模式在现代战争中显然已经过时且弊端丛生。

     由于缺乏专业的参谋团队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规划和协调,国军在部队行动中频繁出现各种错误。

    例如,黄百韬在渡河时竟然会忘记架桥这一关键步骤,导致部队陷入被动,这无疑是这种落后指挥模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之一。

     “既然有人值守了。

    你先去休息吧。

    晚上还有的忙呢。

    ” 打发林译前去休息,许粟自己来到作战室里。

     “敌情通报来了吗?” “没有,最后一次通报是昨天上午了。

    ” “胡闹。

    这仗打的,两眼一抹黑。

    ”许粟狠狠骂了司令一通,叫来孟烦了:“向远征军司令部发电。

    ” “新编第6团现已抵达斯瓦城。

    甫一下车,即遭日机轰炸。

    我第6团官兵运用机动灵活之战术,秉持杀敌报国之坚毅勇敢精神,与敌展开激烈交锋。

    历经数次鏖战,成功击落敌机四架,力保斯瓦城之安全。

    ” “然敌机来势汹汹,我部伤亡惨重,武器弹药损耗巨大。

    现正于斯瓦城车站休整。

    望远征军总部速予补充粮食弹药。

    ” 许粟接过孟烦了写好的电报签了字:“加急,速发司令部。

    ” “这,不对吧。

    ”孟烦了捏着电报没有离开:“您这可是谎报军情,上面查下来,可是要枪决的。

    ” 许粟打量了孟烦了一番:“你以前是个连长吧?” “是。

    ”孟烦了的脸上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我了解,你的连队还是打了不少硬仗的,被一直磨到全军覆没。

    ”许粟点了根烟,坐了下来:“你既然跟了我,就给你教个乖。

    ” “咱们国军作战,向来是战果上报翻三番,只有这样,上峰才有面子,后方的补给才能及时送达。

    要是据实报告,咱们哪一仗不是惨败。

    上峰脸上要是不好看,咱们,恐怕很快就会被放弃了。

    ” “行了。

    ”许粟挥了挥手将满脸沮丧的孟烦了赶去干活了。

     事实正如许粟所说的一样,司令部的嘉奖令和补充的给养随着下午的火车赶到了。

     但,随之而来的,还有要求许粟部立即开拔的命令。

     喜欢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请大家收藏:()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