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日军主力到了

关灯
起了十来个土木结构的机枪暗堡。

    这些暗堡巧妙地隐藏在地形之中,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很难被敌人发现。

    每个暗堡都配备了强大的机枪火力,可以对敌人进行猛烈的扫射。

     为了进一步加强防御,战壕已经挖到了惊人的两米深,并且还加设了坚固的胸墙,可以为士兵提供更好的掩护。

     然而,河滩上却是一片开阔,没有任何遮掩物。

    不过,许粟在这里挖开了一条宽阔的反坦克壕,这条壕沟深而宽,足以阻止敌人的坦克前进。

    同时,还用手榴弹布置了一片雷区,使得敌人在这片开阔地上寸步难行。

     “三营和一营换防。

    ”许粟站在战壕里,踹了两脚工事检验质量:“将三营的汤姆逊冲锋枪调到一营,加强火力。

    ” 他趴在胸墙上看看射界,转头对正在记录命令的林译强调:“要加强手榴弹配置,每个班的阵地上都要预备一箱。

    我们炮兵实力不足,要发扬短兵火力,近战歼敌。

    ” 许粟特别喜欢使用手榴弹,这种武器威力大,使用简单,而且没有反制手段。

     这在国军部队里是很少见的,反而红色武装比较喜欢这么干。

     在后世比较写实的军事电影中,常常出现我军拿手榴弹猛砸敌人的场景。

    大家常常问,为什么国军不这么干呢? 说起来比较好笑,国军看不上手榴弹这种武器,他们其实连迫击炮都看不上。

    一心想买外国的重炮。

     许粟没这个讲究,他有什么就用什么。

     当第6团把防御布置好后,日军主力也分成三路大举渡河,重新占领了渡河点。

     这也是许粟不把防御阵地设立在岸边的原因,那里除了一条流速缓慢的河流外,无险可守,在日军的炮火下根本支撑不住。

     鬼子发现了碎了一地正在燃烧的草人,勃然大怒,立刻整备兵力,向着许粟的防线扑来。

     伴随着刺耳的尖啸声,1号防线上炸起了一团烟雾,进攻开始了。

     喜欢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请大家收藏:()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