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赏罚分明

关灯
时间,作为战场上得胜或失败的重要因素,怎么强调都不过份。

     现在,缅甸战场上的形势几乎是以天来变化的。

     占领东吁后,日军决定不管正面的国军主力,而以有力部队向国军两翼猛插,以求包抄远征军后路,歼灭国军主力。

     许粟花了五天时间将东枝城内的华侨撤走后,就听见司令部通报的日军动向。

     西翼的英军逃跑了,又一次。

     日军趁机猛追,将他们围困在仁安羌。

     英国人现在一天十几个电报的向远征军求援。

    远征军不得不派出新编第三十八师救援英军。

     但这样一来,远征军的预备队被抽调一空,没有力量去支援其他防线了。

     此时,远征军的主力在中路和日军激战,各部推进顺利,形势大好。

    但英军的溃退导致没有有生力量加入,无法包抄敌后歼灭敌人。

     而此时东部防线也战事吃紧,亟待支援。

     许粟在东吁的坚决抵抗,让56师团的先头部队损失惨重,不得不在城里休整等待师团主力到达。

     远征军趁此机会,加紧在东部的垒固设立防御阵地,以逸待劳阻击日军。

     等到56师团主力到达后开始进攻的时候,双方便在垒固展开大战。

    眼见正面攻击不利,鬼子又使出了他们的老招数,侧翼迂回。

     远征军第六军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将原本防守东枝的部队调离,转而南下,去拦截日军迂回的部队,这个决定意味着东枝的防御力量将被大大削弱。

     这里就只剩下许粟正在整编中的第6团防守了。

     许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将刚刚补充好的侦察排全部派遣出去,让他们严密监视着日军的一举一动。

    参谋处也进入了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调动一切资源,搜集和分析各种情报,试图摸清鬼子的真实意图和动向。

     许粟知道,现在的队伍如果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直接面对日军,恐怕会直接崩溃,这种情况是绝对不能发生的。

     情报是一方面,部队的战斗力更为重要。

     毕竟仅仅只是知晓一些信息而已,许粟可不是诸葛亮,没办法仅凭一座空城,吓退敌军。

     在这几日里,许粟可谓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一门心思地琢磨着该如何训练自己手下的这支军队。

     4月19日,许粟抓紧时间,将勉强在东枝城外举行了一次阅兵。

     虽然部队刚刚训练了十来天,队形也排列的歪歪扭扭。

    但一千六百多人一口气拉出来,气势还是十分充足的。

     而且,新兵们在长官们的带领下,拿着武器聚集在一起,看到自己同类人这么多,安全感也会增长,坚守阵地也有信心。

     最重要的,是要威慑城里的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