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后勤线

关灯
一块大洋值多少钱。

     这个问题要看问谁。

     要是问沦陷区的流民,那就是一条人命。

     要是问国统区的农民,那是一年的收入。

     要是问根据地的群众,那也是难得之物。

     可要是问许粟,一个大洋就是一分钟。

     现在东枝的阵地上,一分钟就要打出一千发子弹,按照曼德勒城里军饷官的要价,就是这个价格。

     更不要说,重火力的机枪子弹,迫击炮弹以及至关重要的手榴弹。

     这些弹药更加费钱。

     部队还要吃饭,伤员还要医治,指挥部的运转要各类器材等等,算下来,许粟每天花费的钱财已经涨到了5000大洋。

     你还不要嫌多,这还是收着点花了。

     许粟每月可以领到的军费是十万大洋,看起来很多,其实根本就不够花。

     国军实施的是包饷制,许粟的这十万大洋,包含着他的团一个月的军饷、粮食、弹药、衣物、勤务、医疗补助、战务、兵站补助等等一切费用,多了不用退,少了不给补。

    反正钱发给你了,到了战场上,第6团就要当做一个团用。

     这还要全靠系统buff,不然,连这点钱都拨不下来。

     许粟现在是算在中央军里,虽然不是嫡系,但编制上是正规军了。

    不像以前在杂牌军中按照民团发工资。

     其次是他现在算在远征军里,编制上又加了一等。

     至少在军政部的册子上,是说有出国补助的。

    只不过从来没人领到过罢了。

     最后,系统认死理。

    按照27年的标准发放军费,发的是大洋,不是法币。

     要是法币,十万块现在全团连盐都买不起。

     许粟的军费在三重加持下,还是准时发放,才能和鬼子打得起硬仗,不然怕是碰一碰就散了。

     也就是有重金养着,而且许粟从不克扣,下面的士兵才能甘愿死在一线。

     但即便如此,他的后勤线已经岌岌可危了。

     要麻一把将空弹药箱踢到了一边,免得碍手碍脚。

     鬼子这几天连续增兵,对东枝的攻势大大加强。

    光是今天一天,城西高地就打退鬼子五轮冲锋了。

     要麻的重机枪暗堡里现在闷热的要命。

    刚才战斗激烈,冷却枪管的水蒸气没来得及处理,聚在暗堡里热的要命。

     要麻随手指了一个弹药手:“快去拿两箱弹药,没子弹了。

    ” 弹药手听了,披上衣服往外走去。

     弹药囤积的地点不在暗堡周围,不然敌人一颗炮弹下来,岂不是炸上天了。

     弹药手到了囤积点,向守卫的宪兵说明了情况。

     宪兵在册子上记了一笔,取了两箱重机枪子弹给他。

     许粟规定的,弹药使用一概要记录。

     战斗中,方便统计补给。

     战斗完毕后,如果人还活着,他要结合这些册子估计各个重机枪班的战斗力,而且要对比战斗情况进一步完善后勤体系。

     “正好,后勤连的人上来了。

    ”宪兵指了指弹药手身后:“你正好把你们的饭带回去。

    ” 带队的后勤班长是个独臂的老兵,他挑着伙食挑子,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