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宗人府内思己过,青田先生探虚实

关灯
他认得这身官服的样式,也隐约猜到了来人的身份。

     “草民刘基,奉陛下旨意,前来探望四皇子。

    ”老者微微躬身,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果然是他!刘基,字伯温!大明的开国谋主,朱元璋的“子房”!朱棣连忙起身,拱手道:“原来是刘先生。

    有劳先生屈尊探望。

    ”他不敢托大,眼前这位可是能掐会算,智计无双的人物。

     刘伯温上下打量了朱棣一番,目光如同探照灯一般,似乎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四皇子,陛下问你,在宗人府这些时日,可曾想明白,那日在金銮殿上,所言是何道理?” 朱棣知道,这是朱元璋派来的“考官”。

    他的回答,将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命运。

     他略一沉吟,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刘先生,小子那日所言,并非一时冲动,更非真心谋逆。

    小子只是……只是心中惶恐。

    ” “惶恐?”刘伯温挑了挑眉,“皇子万金之躯,有陛下庇佑,有何惶恐?” “小子惶恐的,是我大明的将来。

    ”朱棣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小子曾于梦中得一老者指点,见天下分崩,战火连绵,百姓流离失所,而祸乱之源,竟起于藩王。

    小子惊醒,冷汗涔涔。

    恰逢父皇分封诸王,小子触景生情,担心梦境成真,一时情急,才口不择言,说出那等大逆不道之语,惊扰了父皇,也惊扰了各位大人。

    小子罪该万死!” 他半真半假地编了个“梦中示警”的故事。

    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既能解释自己“预知”能力,又不至于被当成妖孽处死的借口。

    在这个信奉鬼神的年代,梦境启示,总比“我是穿越来的”要可信得多。

     刘伯温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双深邃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人心。

    “哦?梦中示警?不知四皇子梦中所见,是何景象?那老者又是何人?” 朱棣心中一凛,刘伯温果然不好糊弄。

    他定了定神,继续说道:“梦中景象,模糊不清,只记得烽烟四起,血流成河,叔侄反目,兄弟相残……至于那老者,小子不敢妄言,只觉其仙风道骨,仿佛……仿佛是上古先贤。

    他只对小子说了八个字:‘藩王尾大,国祚不宁’。

    ” 他巧妙地避开了具体细节,只说模糊景象,又搬出“上古先贤”和“八字箴言”,增加了神秘感和可信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伯温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判断朱棣话语的真伪。

    他突然问道:“四皇子既知‘分封必乱’,那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