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燕地风云起,龙潜渊薮待时飞

关灯
建议”。

     “张将军,你看,若是队列不整,临阵时指挥便难以贯彻,岂不是自乱阵脚?” “李百户,士兵甲胄是否合身,饮食是否能跟上,直接关系到士气与战力啊。

    ” 这些话语,看似平淡无奇,却句句切中要害。

    对于常年处于战争压力下的边军将领来说,朱棣的这些“朴素”见解,反而比那些空泛的兵法理论更实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玉等王府属官,起初对这位“前科累累”的王爷充满警惕,但渐渐地,他们发现这位王爷虽然年轻,却心思缜密,见识不凡,而且做事极有条理,并非传言中那般“鲁莽悖逆”。

    尤其是在涉及军事和民生的问题上,往往能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当然,朱棣所做的这一切,都极其小心,尽量做得合乎一个藩王的身份,不越雷池一步。

    他知道,南京城那位洪武大帝,正通过无数双眼睛,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这一日,朱棣站在燕王府的高台上,望着北方辽阔的天空。

    寒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袍。

     “父皇,您把我放在这里,究竟是何用意?”他低声自问,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是让我自生自灭,还是……真的想看看,我这个‘逆子’,能否在这片土地上,搞出些什么名堂?” 无论朱元璋的真实意图如何,朱棣都已经下定决心。

    北平,就是他的起点。

    他要在这里积蓄力量,训练兵马,招揽人才,等待时机。

     历史的车轮,因为他的到来已经偏离了轨道。

    但他知道,那场注定会发生的“靖难之役”,其根源并未消除。

    藩王的权力依然巨大,而未来的建文帝,大概率还是会走上削藩的老路。

     “分封必乱……”朱棣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父皇,您不信。

    没关系,我会证明给您看。

    或者说,我会阻止那最坏的结果,用我自己的方式。

    ” 他不再是那个刚穿越过来,试图用一句话改变历史的冲动青年了。

    宗人府的反思,刘伯温的点醒,以及朱元璋那深不可测的“龙恩”,都让他迅速成熟起来 喜欢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请大家收藏:()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