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燕王府中暗流涌,边墙内外初布局

关灯
甲沉重,士兵久战确实疲惫,若能轻便而不失防护,自然是好。

    “王爷英明,只是……打造新甲,需耗费钱粮,且样式更改,工匠亦需磨合。

    ” “钱粮之事,本王会想办法。

    至于样式,”朱棣微微一笑,取过一根树枝,在地上大致勾勒出几种后世甲胄的简化版结构图,“你看,此物名为‘护心镜’,可重点防护chest;此物名为‘臂鞲’,可护手臂……” 他画得并不专业,但核心思路却远超这个时代。

    张玉、朱能等人虽看得一知半解,却都被这新奇的构想吸引,只觉得若真能造出这般甲胄,士兵战力定能大增。

     “王爷,此乃神思!若能实现,我燕军战力,当领先天下!”朱能性情相对急躁,率先赞叹道。

     朱棣摆摆手:“只是初步想法,还需匠户细细琢磨。

    当务之急,是提升士兵的体能与协同作战能力。

    ”他随即提出了一些基础的体能训练方法,如长跑、负重、队列操练的强化版,以及一些简单的小组战术配合,强调令行禁止和相互掩护。

     这些方法,在后世看来平平无奇,但在明初,却足以让人耳目一新。

    张玉深以为然,立刻表示会着手推行。

     除了军务,朱棣也开始关注北平的民生与经济。

    他知道,战争打的是后勤,是国力。

    北平地处边塞,土地相对贫瘠,粮食自给自足尚有些困难,如何发展经济,积累财富,是他必须面对的问题。

     他想到了几个点: 一是改良农业。

    他虽不是农业专家,但也知道一些基本的增产措施,如推广新式农具(曲辕犁的改进)、堆肥技术、简单的作物轮作制等。

    他让王府属官悄悄搜集相关资料,并寻找可靠的老农进行试验。

     二是发展商贸。

    北平地处边境,与蒙古部落的互市是重要的财源。

    他打算规范互市,打击走私,同时